“2009中国传播学论坛暨第三届全球传播论坛”征文通知

 “2009中国传播学论坛暨第三届全球传播论坛”征文通知
文章来源:中国传播学会秘书处 | 作者: | 发表日期: 2009-03-24

 

 

       

20074月,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2007首届全球传播论坛暨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成立仪式”(’2007GCForum)在上海举办。由国际著名传播学者、“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创始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麦考姆斯教授担任主席,海内外250余位学界精英、业界领袖出席大会,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教育与研究”的主题,取得圆满成功。

20086月,“2008第二届全球传播论坛”(’2008GCForum)在上海举行,由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美国普渡大学传播系和国际传播学会(ICA)共同主办,由国际著名传播学者、美国雪城大学休梅克教授担任主席,以“新媒体与社会变革”为主题,并呼应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活动,专设学生分论坛“传播凝聚力量”,吸引了海内外近300位嘉宾、代表与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2009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学会(ICA)、美国普渡大学传播系再次联手,并与蜚声内外的中国传播学会(CAC)合作,共同举办“2009中国传播学论坛暨第三届全球传播论坛”,珠联璧合,盛况空前,值得期待,敬请莅临!

 

一、         论坛主题

e社会传播:创新、合作与责任

分议题:

l        e社会传播与全球政治格局

l        e社会传播与全球经济危机

l        e社会传播与全球文化变迁

l        e社会传播与全球技术发展

 

二、论坛主席

l        大会主席:

国际传播学会(ICA)主席帕翠斯教授

l        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院长张国良教授

美国普渡大学传播系主任赛弗教授

●  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

 中国传播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

 

三、论坛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传播学会(CAC)、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GCRI)、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美国普渡大学人文学院传播系、国际传播学会(ICA

 

四、论坛时间

2009年10月31日—11月1日

 

六、论坛地点

中国上海/上海交通大学(详细会议地址届时通知)

 

七、论坛语言

论坛现场:中文和英文

论文语言要求:同时接受中文和英文论文,但均要求附英文摘要

 

八、论坛论文

1、论文提交截止期为2009831

2、联系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王积龙博士

论文邮箱:wangjilong2008@vip.163.com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0240

联系电话:021-3420580834204595

传真:021-34205809

3、论文标准格式要求见附件

4、论坛结束后,将出版论坛论文集

 

九、论坛规模

正式代表300名,参加人员主要为海内外著名传播学者、中外有关政府部门要员、中国各高校相关院系师生、相关研究机构专家、相关企业高层主管等。

 

十、论坛安排

时间

内容

10月29日(周四)

与会人员报到、入住

10月30日(周五)上午

论坛开幕式、主题演讲(中间穿插合影留念、茶歇)

下午

分组报告(中间茶歇)

10月31日(周六)上午

分论坛/分组报告

下午

分组报告(中间茶歇)、论坛闭幕式

                  晚上

与会人员离沪或参观游览

11月1日(周日)

与会人员离沪或参观游览

 

热忱欢迎海内外学界、业界同行共襄盛会!

 

 

 

中国传播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普渡大学传播系

国际传播学会

       20093

 

附录:本届论坛论文标准格式要求

¨         正文:论点明确、新颖,逻辑严密,数据准确,文字精练。字数(含图、表与注释等)以10000-15000字左右为宜。

¨         摘要:请用100-300字对全文进行准确概括。

¨         关键词:请选用3-8个词或词组反映论文的主题概念。

¨         注释:请一律采用尾注,集中排在文末(注释排在参考文献之前),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应以文章题名注释方式表明基金项目名称。

¨         参考文献:请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集中列于文末,序号左顶格,每一条目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         著录格式:

(1)图书著录法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示例:

[1]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89-190.

(2)古籍著录法

[序号][朝代]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示例:

[2][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97-102.

(3)期刊文献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讫页.示例:

[3]叶舒宪.谁破译了《达·芬奇密码》[J].读书,2005,(1):60-69.

(4)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刊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

[4]王志东.创造管理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2004-12-25(10).

(5)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改日期.示例:

[5]杜正文.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及建设趋向的研究[EB/OL].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2005-08-16.

¨         译文: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及任职机构全称,译成英文,附在文尾。国内作者姓名写出汉语拼音。

¨         作者简介:请逐一写出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任职机构全称、职称、联系地址、电话号码、传真及E-mail。

¨         论文格式:

标题:宋体小三号

作者姓名:楷体四号

作者单位:宋体五号

摘要:楷体五号

关键词:楷体五号

正文:宋体五号

注释:楷体五号

参考文献:楷体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