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手记

主编手记

 

一百多年来,我们从未放弃不断改变自己以融入世界文明主流的努力。当我们又一次面对眼前这场世界范围的制度竞争的浩殇时,我们正在打破原有环境的封闭式平衡,从无可奈何走向击楫中流,从内省式改革的制度修复走向外生型的制度创新。此时,我们悄然发现,技术的聪明和才智为我们塑造了一种与过去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不同的人类社会文明,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结构和媒介经济的变迁,一个“技术乌托邦”的时代正在朝我们悄悄地走来。在小政府、大市场的世界背景下,制度的重新安排和体制的移植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讲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而技术的模仿和科学的借鉴却是最直接的学习。冥行盲索中,我们将本期《媒介研究》的主题定为“信息技术与媒介”,以期领略在当代社会中泛化和普遍的信息主义范式。

今年是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数字发展年”和“产业发展年”,数字电视的推行已经有了较清晰的轮廓,我们也将目光更多地给予了这一满怀人们期待的新生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温飙译审首先在《世界数字广播电视:新年伊始新发展》一文中汲取了2004年以来部分数字广播电视发展较快的国家在数字音频广播和数字地面电视方面的新举措和新态势,为我们描绘了世界数字广播电视发展的图画,并介绍了这些国家为解决数字广播电视发展根据本国国情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引导并激活了我们的感性思维,进而对数字技术形成理性判断和思考。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就数字电视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同全国人大代表、四川汇源科技董事局主席朱开友展开一次对话,从行业标准、内容瓶颈和运营模式等方面解剖了数字电视在中国的未来生长,高瞻远瞩,切中肯綮。

而在新技术的影响下,我国电视媒介传统业务的生存和走向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国家广电总局影视信息网络中心的政策专家陈共德博士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慎重的思考,同时叙述了中国有线电视的体制和经营困境并究其根源,理由充分而丰满,对有线电视新的发展模式做了积极和理性的憧憬。

当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技术”两个字时,从来都不会缺少互联网的影子,尽管人们一直在为它究竟是不是一种媒体而争论不休。作为网络媒体发布出现的新技术,“博客”(blog)为人们的言论自由表达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方兴东、姜奇平等网络志士在《博客作为媒体开放源代码的理论研究——博客与自由软件发展机制的对比》中把“博客”作为“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进行理论分析,从媒体价值链最重要的三个环节――作者、内容和读者,来剖析和阐明“开放源代码”的内涵所在。对网络媒介进行思考的还有中国社科院的网络研究学者闵大洪的《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一文,该文从五不同的方面论述了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真切地探寻了互联网上民意表达新的方式和新的特征。

在目前的国内学者更多地将目光集中于媒介产业的研究时,国外的学者却指出这种研究现状的缺陷与困境,取而代之对媒介技术更多的关注。卡尔斯塔德大学(Karlstad University )的Robert Burnett教授于《媒介和传播研究的盲点?》一文中指出了新旧媒介技术之间存在着交迭转换的因果关系,媒介网络新技术对社会及媒介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作者主张传播学研究必须开始重视对信息网络技术的研究,而这种研究不应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而应从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对其进行研究。Robert Furgson博士也探讨了在新科技的今天媒体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个人认同与新科技之间的问题。

作为人的知识和智慧与客观的手段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控制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的体系,信息技术促进了人类知识的进步和增长,同时也使得大众媒介在连接人们的沟通中扮演着日益不可替代的角色。当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生存之中时,如果世界满足不了我们,只有行动能够带来更多的分享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