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说本质
——从《央视论坛》看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要求
梁建增1,王玮2
(1.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2. 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
摘要: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新闻频道,推出了一档纯粹的新闻评论栏目——《央视论坛》。《央视论坛》不对新闻事实进行采集,而是直接就新闻事实中最具价值、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栏目的追求,那就是“透过现象说本质”,突出评论的力量。本文以《央视论坛》为个案,分析了栏目借事实说话、以观点为中心、注重展现观点过程的评论个性,然后着重从对话、交流与主持人、新闻评论员的培养、选题的即时性功能、话语权力的平衡、探索电视评论文体形式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探讨了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空间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央视论坛;新闻评论员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一家电视台如果只有新闻报道而没有新闻评论,就不能称其为一家体制完备的电视台;一家电视台如果只有海量的新闻报道而没有独家深刻的新闻评论,就不能成为一家有重大影响力的电视台。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人们对此形成的看法和意见是不一样的,面对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人们更加需要听到媒体的声音。电视新闻评论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深入地对新闻事件发表意见和观点,阐明对事实的见解、态度。新闻评论节目作为一家电视台的旗帜、灵魂,是推动其走向国际性大台,迈上新闻最高台阶的关键所在,加强新闻评论的改革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引导和监视器的作用。
回顾历史,中国电视言论节目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电视评论多由记者、编辑写稿,播音员口播,基本上沿袭着报纸广播的评论模式。电视视听结合、多方位传送信息,形象感、现场感强等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开始探索有电视特色的评论性节目,这是一次较为有影响的尝试,其严谨、深刻和具有权威性的评论力度,为沉寂多年的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注入了活力。
1993年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中国电视界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新闻改革,这次改革以“尊重电视规律,发挥媒介优势”为主旨,在加强新闻评论方面迈出了更大的一步。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推出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经过十年的发展,《焦点访谈》已经形成“主持人评论+新闻事实陈述及分析+主持人评论”的结构模式,由主持人、采访记者、专家、群众多方参与评说,由事述理, 述评融合。但较之传统的评论,《焦点访谈》更注重让“过程”说话,即“事实的力量”,以此保证评论的力度和舆论监督的准确性。然而,评论的魅力远不止如此。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新闻频道,推出了一档纯粹的新闻评论栏目——《央视论坛》。《央视论坛》“不采集新闻事实,而是对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1]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栏目的追求,那就是“透过现象说本质”,突出评论的力量。
一、《央视论坛》的评论个性——“说”
(一)从“用事实说话”到“借事实说话”
《央视论坛》除国际新闻外,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热点新闻、热门话题都在它的视线之内。但它更关注社会新闻和时政新闻,表现事实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性含义。《央视论坛》目前的选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就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进行“解读”,这些政策和举措都是涉及民生的问题,百姓的切身利益始终都是“说”的焦点。比如2004年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GDP数字将从去年的9.1%调低到今年的7%。《央视论坛》当晚播出的《预期目标7%》,就针对GDP值不升反降进行了解读分析,表明了“政府对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安排,反映出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把握得很高明、得当。社会保障、三农问题等解决好了,回头再看GDP,保证低不了。不能就GDP抓GDP,而是要抓住发展的关键。”体现了新一届政府执政为民、统筹发展、求真务实的新思路。4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在这份我国政府首次发表的关于就业状况和政策的白皮书中指出:近年来在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城镇失业率的急剧上升,2003年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3%,而今年我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央视论坛》第二天的节目《就业-政府强力出招》站在普通百姓关心的角度,对城镇登记失业率意味着什么,今后就业前景会怎么样,老百姓的就业状况和收入增长是什么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评论分析。第二,对社会性题材的关注。比如针对国内汽车销售接二连三的竞相打折,动辄就“集体跳水”、大幅降价的情况,《汽车降价羞答答》直指要害,提出必须加速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的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挤掉汽车价格中的水分,让广大消费者得到实惠;演员牛振华因为酒后驾车不幸遭遇车祸身亡,《牛振华“醉”后演悲剧》则再次提示人们对于酒后驾车这个问题的关注。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与其他各种时事类栏目相比,《央视论坛》的关注对象并无太多过人之处,但其关注方式和切入角度完全不同。各种时事类栏目的卖点是新闻本身,是新闻事实的独到与精彩,或者是对新闻表象背后的新闻调查和深究,而《央视论坛》的特色则是“借事实说话”,说的是在新闻背后、但又超乎新闻之外的背景和观点,通过多侧面、多角度的阐释和研究,为受众披沙拣金、拨云见雾,洞开观点之门。在信息社会,受众对象分化的现象已经十分明显,《央视论坛》不同于“用事实说话”的《焦点访谈》,它“借事实说话”,提出了“透过现象说本质”的理念,运用评论手段对初级新闻信息进行评论、分析、解读,力图打造中国新闻评论栏目的名牌。
(二)从“以事实为中心”到“以观点为中心”
历经十年变迁,中国新闻评论栏目的代表《焦点访谈》始终以“事实”为核心,坚持用形象的画面为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十三分钟的节目里媒体通过对“事实”一步步的揭露叙述过程,让观众在边看边思索的过程中浅移默化地接受媒体暗含的观点和态度。对“事实”的追求,保证评论的力度和舆论监督的准确性,而主持人、采访记者、群众多方参与评说,述评融合,也是《焦点访谈》评论的个性所在。但是由于受众对事物选择性理解的差异,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实做出不同的解读,含蓄的评论方式已经不太能“解渴”,而《央视论坛》就满足了第一时间快速、深入、简洁地阐发意见,引导舆论的需求,其特点就是显山露水、观点鲜明。
《央视论坛》的发言者们是由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家评论队伍组成,他们被称为“本台评论员”或“特邀评论员”。称谓的变化意味着角色和立场的转变,他们不再是单纯地发表专业观点,节目也不是对专家观点的采集,他们的身份是站在媒体的立场上,代表媒体直接说话,公开表明观点倾向。
节目还运用电视特有的表现手段,多用一句话简明清晰地亮出“观点”,为每小节评论加以总结,再一次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媒体的观点立场,同时也克服了语言信息在电视屏幕上线性传播的弱点,再一次体现了“以观点为中心”的特性。
在资讯爆炸的时代,普通的民众天天都面对着海量的信息,主流媒体绝不是简单地对受众份额的占有,而是负有对受众思想的引领,指导受众思考方向的职责。如果媒体为观众提供思考和观察世界的独特角度,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而观众又能信赖他们的叙说方式和态度的时候,谁还能忽视“说”的力量?
(三)从“展现调查的过程”到“展现观点的过程”
真正的调查过程一般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另一个是记者展现事件的调查过程,调查过程的一波三折是节目很重要的一个魅力,理想化的调查中,应展现记者如何找到线索,如何与调查对象打交道,调查对象力图要掩饰什么,记者怎样受到阻拦,记者怎样步步推进,最终揭示出真相、内幕,真正展现调查的过程。而失败的调查过程是预知了结果,事先设计了结构,做出了安排,忽视了调查过程中不可预知的“精彩”之处,这种人为的安排使调查过程失去了本身的原生态,也就失去了其魅力。
《央视论坛》“展现观点的过程”是对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的客观体现。在论坛中告诉给观众的不仅是观点,也包含得出观点的过程,这是对观众智力的尊重。以《央视论坛》2004年6月12日播出的《绝食≠科学实验》为例,主持人董倩与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郭正谊,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袁钟,就最近出现一系列绝食事件展开话题讨论。节目在开始讨论之前,先放了一段短片简要地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短片中可以了解到外国魔术师布莱恩完成绝食44天的表演后,四川的中医陈建民宣布要挑战布莱恩的绝食纪录,为东方人争光!2004年3月20日开始,陈建民在四川雅安的风景区碧峰峡的一间玻璃小屋里完成了49天的绝食过程。陈建明在绝食过程的公开演讲中称:“医学界的实质性介入,启动了对人体生命潜能的科研程序。说明我的绝食行为本质上是一项严肃的科学实验。”6月9日,广州一家公司的老板彭艺勇也宣布开始绝食。他将尝试绝食60天,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绝食是在一家医院里进行。彭艺勇说:“我只是在做一个严谨的科学实验,是为了拿科学数据。”
“科学实验”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主持人开始发问:“像陈建民这样的普通人,他虽然说自己是个超人,但在我们看来他毕竟是个普通人,像普通人不是科研人员的人能不能进行科学实验,他进行的叫不叫科学实验?” 评论员何祚庥跟进评论:“科学实验要求可重复,可以让人家可以检查。他有许多都是没有记录的,比如说他说他没有吃东西,怎么知道没有吃东西,你得给人提供这样的证据。”几位评论员分别从医学监测、生物实验各个角度具体分析评论,都认为这并不能算是一个科学实验。主持人转移话题:“陈建民自己说他自己并不是一个普通人,他这么解释,他说大气层中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可以通过我的嘴、鼻和毛孔呼吸来吸取。” 、“他说他有科学依据,陈建民说黄帝内经里面就明文记载了天养人用五气,地养人用五味,所以我采的是天地之气,我能活下来。” 评论员立即指出:陈建民说的是民间成仙术的辟谷法,所谓绝食和辟谷不是一回事,辟谷说要修神仙,不吃人间的烟火五谷杂粮,但是到山里其他东西都吃。在戳穿种种狡辩后,得出观点一:科学实验要有记录、可重复,要经得起其他人的检验。陈建明的绝食不具备科学试验的种种条件,因此不是科学实验。接着主持人一针见血地发问:“他(陈建明)图什么呢?” 评论员指出:参观绝食前去碧峰峡门票两块,自从摆上了陈建明以后,门票就是改成了80块,而且辟谷从来没有纳入正规的中医教材,辟谷就是一个民间的神仙术,根本谈不上陈建明所说的“弘扬中医文化”。 由此得出第二个观点:陈建明绝食事件以及之后的绝食“挑战”,其实质都是商业炒作行为,其目的是为了盈利、出名。随后主持人提问:为什么在陈建民绝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权威机构都没有发表意见?媒体在这件事情里边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评论员同时指出:所谓的万贯集团已经宣布要把玻璃房子当成一个减肥中心,减肥就是不吃饭去减肥。还要在那儿设一个擂台,房子里头摆两张床,谁要是愿意比赛绝食可以进去睡在里头,看谁绝的时间长。面对这种继续炒作的情况,得出观点三:个人搞绝食我们可以不干涉,但我们反对以绝食表演误导大众或者号称绝食是科学实验。如果绝食表演中还有骗财伤人的情况发生,法律也应当介入。
通过举例可以看出,论坛的谈话过程通常在主持人和评论员之间展开。评论员是站在媒体的立场上,代表媒体直接说话,公开表明倾向。主持人的提问站在观众的角度上,以共性的困惑代表观众去关注问题,主持人往往预设各种不同的观点对特约评论员的表述提出质疑,从而给谈话过程赋予了一定的“辩论”色彩,使得这一过程充满张力。从《央视论坛》段落清晰的结构中我们发现,无论演播室的话题怎样转换,讨论的主体始终是媒体的代言人,借助相对权威的发言主体通过开放式评论分析,主持人和评论员层层拨笋般地揭示事件真相,发表权威的观点。当然,这种权威的观点不是建立在等级地位的高低上,而是建立在观点的客观、公正上。
从传播方式上看,以前的电视评论性节目在阐释观点的时候,新闻评论员多是直接面对镜头的表达方式,观众成为了被凝视的对象。而谈话、交流的论坛形式,赋予了观众一种特权性的视点,观众不再被凝视、不再被强迫接受观点,观众被隐喻性地编织进整个评论的过程,渐渐使他们忘记了在观看一个节目。
这种间接的传播方式对评论员的语言魅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评论部对评论员提出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趣”的要求,“有物”即依据新闻事实的内容展开评论,既要高屋建瓴,又反对空洞无物,“有理”即反对枯燥无味的八股腔调,强调有理有据,反复论证,将道理说透,“有趣”即要求评论语言生动活泼,充满智慧,同时鼓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要求
(一)主持人的交流、对话功能
《央视论坛》力求通过主持人与评论员对话,进行不同观点的碰撞,从而给谈话过程赋予辩论色彩。“辩论”是一种好看的元素,它能使观点展现的过程变得有冲突感而跌宕和生动起来,从而刺激观众的收视欲望,激发观众的参与感。
但根据巴赫金的“交流-对话理论”,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对话应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构成对话的双方地位应是平等的;二是对话双方的观点也要有差异性。所谓“平等”,就是充分尊重和包容参与对话的各方,使他们处于相同的地位,他们之间不存在谁服从谁,谁依附于谁的关系,他们的声音都能得到充分的传达。所谓“差异”是指,对话双方必须有不同的观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唱出“复调”,形成争论与交锋的过程,从而充分体现“说”的魅力。
而《央视论坛》的定位和其代表本台立场的诉求,决定了辩论的处理方式和主持人的功能定位“不是为了瓦解对手,而是让对手的结论看起来更加无懈可击”。这本身是存在矛盾的,辩论已经不辩自明,辩论本身也就失去了光彩,观众早已从中看出了“辩论”的“胜负”,那么节目的魅力必然打了折扣。
在现有条件下,应该如何处理这种矛盾?一方面,主持人应发好“球”,平等而具有差异性的提问,本身就超越了单纯的人际交流的狭小空间,主持人站在观众的角度提出有普遍意义和普遍关注性的问题,由评论员得出观点,把最精彩的话语留给访谈对象。另一方面,主持人应该伺机“反越位”,怀着一种强烈的“受众代言者”的意识,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地提出与嘉宾不同的观点,从而引发进一步的辩论,使对话现场的所有参与者摆托“道具”和“牵线木偶”的影子,而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对话状态,提高节目的可视性。
(二)新闻评论员的培养
新闻评论节目作为一家电视台的旗帜、灵魂,是推动其走向国际性大台,迈上新闻最高台阶的关键所在。拥有个性化的新闻评论员更是电视台成熟的标志,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从《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开始就致力于培养中国第一代电视新闻评论员,已经涌现出了白岩松、敬一丹、水均益等一批各具魅力的新闻评论员,他们的评论在公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一有大事发生,评论员的言论就代表了媒体的立场,并能在公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目前《央视论坛》评论员由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他们术业有专攻,其言论的权威性、公信力鲜有非议,但是由于他们缺乏新闻工作的经验背景,对一事件展开评论时,往往易从专业问题的评论和谈讨切入,缺乏“受众代言者”意识,少了一点点“媒体表现力”。
而从国内外成功的新闻评论员的培养经验看,新闻评论员多是资深记者出身,具有长期新闻工作的背景,同时还要有宽厚的知识结构,熟悉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一方面或几方面。尤其应注意的是,新闻评论员应始终不脱离的一线采访工作,注意捕捉第一手的新闻信息,不断的积累广泛的人脉、信息源,保持新闻敏感性与前瞻性,而不是每天端坐在演播室不断地“掏空”自己,这样在评论的时候,才能更深入的挖掘不为人之知的事实,阐发观点,有理有据,纵衡捭阖,丝丝入扣。
(三)选题的时效性
目前《央视论坛》的选题以研究、阐释为主导方向,节目对新出台的住房贷款、银行利率、城镇就业、药品价格等各个方面的新规定、新政策具体分析评论,较好地实现了解读功能。但是由于其选题更加关注此类社会性题材,更侧重对思想观念的阐释,所以新闻时效性不强,在这方面应更多地向时事靠拢,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评论,表明电视台的观点和立场。最理想的评论状态应该是,评论员与观众一边同时空观看正在发生的事件,一边发表即时性观看的心得与总结性评论,观众随着评论员的引导解读事情的起因、背景和影响。
追求时效性也是电视新闻从传者为本位向以受众为本位转换的体现。它要求新闻工作者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慎重地选择评论的话题,而绝不能抛开当下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热点随意设计话题,从而疏远受众。
追求时效性也是新闻评论节目的一大卖点,因为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其结果和影响力尚未完全显露,观众更想从媒体那里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强烈悬念感和观众的求知欲望能引发观众的收视行为。所以说,追求时效性是一个有责任感、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电视台的重要标志。试想,一个评论节目如果对群众关心的热门议题避而不谈或者反应迟顿,那么它又怎能获得观众的信任、赢得观众的口碑?
(四)保持话语的平衡
话语平衡的问题在新闻节目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社会话语主要由主流话语、精英话语、大众话语构成,大众话语是主流话语体现统治集团观念意识形态,精英话语主要以知识分子、专家学者为代表构成,数量上最为庞大、能够产生不可抗拒的“多数”压力和力量。主流话语的表达是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大台必须肩负的责任,但处理不好,很容易教条和空洞化;而精英话语因其具有深刻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很容易与大众产生距离感;大众话语传播范围广、影响大,但往往需要提升和引导。所以很多电视节目中容易出现两种话语“共谋”排斥另一种话语的现象。
《央视论坛》的节目定位要求其在传递主流话语的同时,体现一定的深刻性、思想性,并注意收视效果提高节目的可视性,也就是说《央视论坛》必须保持三种话语的平衡与协调,尤其应当注意不可忽略大众话语。众所周知,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具有不同的“场”,各自有潜在的游戏规则,由于种种原因,大众并不真的想而且也没有能力理解那些复杂的政治、经济与国际问题,他们需要把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所以《央视论坛》从选题到评论切入方式、角度应站在普通大众的立场,以共性的困惑去关注这个社会。表现手法上《央视论坛》还可以借鉴网络媒体的优势,通过增强互动性拓展大众话语的空间,在现场演播室,主持人和评论员可以与网上言论形成互动对话,即时回答网上提问、评论网上观点,形成主持人、评论员和观众的言论互动,言论的开放性不仅能呈现出多元化的观点意见,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利于维护民众表达权,更好地体现“论坛功能”。
(五)探索更加宽泛意义上的电视评论形式
近年来,随着公众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的觉醒,媒体间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评论在新闻界的地位正在不断地提升。这在不同的媒体中都有所体现,党报和都市报都很重视言论,很多都市报都把二版、三版定为言论版,电视界也出现了一种“焦点现象”,这都说明在信息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除了对事实信息的需求外,还有对意见观点的渴求。于是评论的样式也开始丰富起来,报纸中的评论文体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杂文等形式,而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评论从内容到形式的探索才刚刚起步,电视评论将有更大的生存发展的空间。
因此可以探索更加宽泛意义上的电视评论形式,《央视论坛》代表国家级大台发表权威性言论,其言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其高层论坛的性质可以与报纸的社论相似;同时还可以设置个人专栏式的评论栏目,个人专栏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个人所见所闻切入话题,增强时代感,体现时效性。而专栏评论在评论对象和受众范围上均有所侧重,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有持续和连贯的独特风格,因此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这有助于形成并突出稳定的栏目特色;自由活泼、畅所欲言的“群言型”评论也大有可为,此类评论以商榷和讨论社会生活类软性话题为主,贴近生活,主张清新自然的风格,真正的让公众参与介入到讨论中。
从以上对以《央视论坛》为代表的当下电视新闻评论所作的阐述和分析中,可以看出,以“说”为显著特征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闻媒体间竞争的加剧、电视新闻从业者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不断创新,电视新闻评论的地位将会进一步得到提高,电视荧屏一定会涌现出更多具有鲜明个性,并能反映时待声音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参考文献
1、(英)大卫.麦克奎恩,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年。
2、任金州:《中国电视与市场经济对话》,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3、叶子:《电视新闻节目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Exposuring Essence Through Appearance
Discussing Requirement Of TV New Comment Development From CCTV FORUM
liang Jianzeng1,Wang Wei2
(1. News Comment Department ,CCTV;2.TV School,Beijing Broadcasting Institute)
Abstract:May 1st,2003,CCTV founded News Channel, at the same time, News Channel broadcasted an absolute news comment programme《CCTV FORUM》。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features of《CCTV FORUM》,including “express opinion through the fact”、“take opinion as the core”、“the process of expressing opinion”。Then the paper aims to analysis and think about “converse、dialogue and anchorman”、“cultivating commentators”、“the immediacy of the topic”、“the balance of remark right”and“exploring rangy forms of news comment”。
Key word:TV news comment ; CCTV FORUM ; Comment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