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艺术学学科领域里拓荒
曾庆瑞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摘要:从中国电视艺术的学科建设谈起,回顾了46年来电视艺术作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现象从无到有,生存和发展的复杂背景及艰辛历程,深入分析了电视艺术理论落后于电视艺术创作实践的客观原因。作者回顾了高鑫教授从电视剧理论研究到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建立,再到对电视艺术美学不倦探索的学术道路,同时也是中国电视艺术学学科蓬勃发展的缩影。文章简要介绍了高鑫教授的大作《电视艺术美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学术价值,“学院派”的学术传统,理论特色和学术品格。
关键词:学科建设;电视艺术理论;“学院派”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高鑫教授的大作--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成果《电视艺术美学》一书成稿以后,命我写序,我还真的有一点诚惶诚恐的感觉。他在本书的《跋》文里说到:"我要特别感谢我尊敬的师兄曾庆瑞先生,他作为我的学长和领导者,总是对我关爱备至,此次又在百忙之中执笔为此书作序,实感荣幸之至。"
读这样的过誉之辞,我就更加觉得汗颜了。
"汗颜"之说,实在是来自我多年来对于他但付年华毕生为学的感受,还有发自内心的一种敬意。
这话,得从中国电视艺术学科的建设说起。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第三卷的《序论》里说:"每一门艺术都要求一门独立的科学,随着对艺术知识的爱好不断增长,各门艺术科学的范围也就愈来愈丰富,愈广阔,……每一门艺术乃至其中每一各别小部门也就愈需要有它自己的很详尽的专门的研究。"这种强烈的学科意识,完全适合于我们中国的电视艺术学
学科理论的建设工作。从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来讲,没有这每一门的独立的科学,人们便无法确定这每一门的艺术在世界精神的总体系中的地位、面貌和作用。事实上,任何一门艺术,在她走向成熟的时候,创作,和人们对于创作的理性思考,总是携手并进的。因此,有独立的艺术存在,就应该有相应的独立的艺
术科学存在,电视艺术也是如此。不仅在学科建设的意义上,就是从电视艺术作品的创作、传播、接受、鉴赏及批评来看,从电视艺术事业的决策、管理、宣传及跨文化交流工作来看,从电视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高等教育事业来看,建设我们的中国特色的电视艺术学学科理论也是非常必要、十分紧迫的。
遗憾的是,自CCTV的前身北京电视台1958年开播以来,当中国的电视事业其中包括电视艺术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之后,蓦然回首,人们还是会发出一种感慨说,我们的电视艺术理论还是大大落后于电视艺术创作实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