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色巨塔》看日剧的魅力

 
张晓健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要:2005年,日本富士电视台45周年的台庆剧《白色巨塔》在中国的热播使日剧在韩剧的包围中重新进入中国观众的视线。同典型的日剧一样,该剧不以大喜大悲的高密度强情节取胜,而是以相对平稳的叙事中接连不断的小波澜来打动观众。同时,成功的复杂人物世界的建构使该剧成为现实主义题材日剧的“巅峰之作”。本文尝试通过对该剧特点的分析,总结出可资我国电视剧生产者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日剧;高密度强情节;平稳叙事;人物世界的建构
 
 
缘于日本富士电视台四十五周年的台庆剧《白色巨塔》去年在央视八套的热播,有媒体评论,2005年是日剧在中国突出重围、重新崛起的一年。日剧在中国的观众缘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的《血疑》和《阿信》,但后来韩剧的风头远远盖过了日剧,占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小频道。过去十多年间,观众对日剧的印象还停留在《东京爱情故事》、《悠长假期》的年代。近年,日剧涌现出多部佳作,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由井上由美子改编自山崎丰子同名小说的《白色巨塔》了。这部小说曾经四度被搬上荧幕,此次央视播出的是2003年日本富士电视台第五次翻拍的版本。该剧2003年在日本播出结束时,以39.9%的高收视率创下日剧收视神话,并一举拿下第四十届日剧学院最佳作品、最佳导演等奖项。此次在央视播出,收视率也是相当不俗。
究其原因,最表面的当是该剧汇集了日剧史上罕见的最强明星阵容:编剧是井上由美子,主演分别是唐泽寿明、水野真纪、江口洋介、黑木瞳、上川隆也、矢田亚希子等,并由西谷弘等三位著名导演联合执导。仔细研读该剧,则不难从中体会到日剧一以贯之的传统——精巧的细节、悬念设计和精致的画面、用拍电影的态度来拍电视剧,以及近年来的特点——复杂的人物世界的建构。
一、细节处见功夫
继承日剧一贯的风格,《白色巨塔》的情节主线相当简明,即讲述野心勃勃的浪速大学医学院第一外科的财前医生如何千方百计地往上爬,成为一流医科大学的一流教授,得到金钱、名誉、地位,实现自己造一所最先进医院的理想,却因为对病人的高傲埋下隐患,造成医患官司失败,最后自己身患癌症而病故的过程。
同大陆电视剧不同的是,日剧较少以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高密度强情节取胜,而是以相对平稳的叙事中接连不断的小波澜来打动观众,在细处见功夫。《白》剧同样如此。《白》剧的基本情节可以概括为:财前千方百计当上了教授——财前在医患官司中败诉——财前身患癌症而亡。然而,因为对支撑情节的小转折、小起伏进行了非常精心的悬念设计,使得剧情的发展非但不显平淡,反而紧凑抓人。下面以全剧的一个片断为例加以分析。
情节主线片断:财前千方百计争取教授职位。
几条平行的小情节线:
 
1.        财前为鹤川知事成功切除食道癌,受媒体和业内瞩目,引起东教授嫉妒……东教授向鹈饲院长反映,财前野心太大,不适合担任教授的重要职位,鹈饲院长暗示东教授从校外选拔……东教授暗中联系东都大学的船尾教授,请他推荐人选……东教授说服菊川昇参加教授职位的竞争……
2.        里见发现鹈饲教授初诊为早期胃癌的小西并发胰腺癌,请财前会诊……财前认为这是罕见病例,要求亲自作手术……财前得知初诊大夫是医学部长鹈饲教授,为不得罪他,影响前程,拒绝为小西做手术……得知东教授要出差,财前决定以紧急手术的名义秘密为小西做手术……东教授回来后有所察觉,里见因不认同秘密手术的方式,将内情告诉东教授……小西的家属送红豆饼给财前和鹈饲教授……东教授提出要在教授会上就小西案例对财前进行查问,并将他从医学部开除……里见准备就鹈饲教授的误诊提交报告……
3.        岳父在电视直播中看到女婿的出色表现,认为财前很有希望成为教授……岳父将处理人际关系之道传授给女婿,并送给他必备的行头,一个高级打火机……得知财前秘密做手术,得罪了鹈饲教授,岳父准备了巨款,要贿赂鹈饲教授,并拜托岩田医师找他疏通……财前从情妇那儿探听到鹈饲教授喜爱名画,便假装画廊偶遇,买下了巨额名画,以岳父的名义送给鹈饲教授……经过推辞,鹈饲教授收下名画,并拒绝了东教授在教授会上查问财前的要求
4.        经东教授介绍,财前为慕名而来的社长五十岚先生成功地做了食道癌手术……社长捐赠一亿日元……为讨好鹈饲教授,财前主动提出将此笔捐赠用作学院的研究基金,实质上是公开向东教授宣战……
5.        教授夫人会中如影子内阁般的权力斗争……
 
没有哪个主要角色遭遇飞来横祸陷入绝境,也没有人绝地逢生,以上的这些相互交织平行展开的情节对于医疗界的人士来说,是再日常不过的事,但正是这种接近生活常态的叙事,这种将生活常态的细节戏剧化的做法增强了该剧的现实主义力量,使之对现实、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令人信服。虽然此剧改编自小说,情节方面已受限定,但笔者相信编剧在具体的安排上,通过细节、悬念和伏笔的设计和高明的镜头语言,该剧以适当的节奏和强度维持了观众的兴趣。
以给大阪府知事做食道癌手术、术后记者会这两场戏为例。
 
1.        悬念——手术时间已到,主刀医师还未到场;助手因紧张剪断了病人动脉;
2.        伏笔——到第一外科找财前的里见医生听说他正在给大阪府知事动手术,说:“食道癌手术耗费的时间很长,我待会儿再来”;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为何手术耗时比预计时间短;
3.        特写——手术过程中数次时间的特写;手术结束时财前和东教授眼神和表情的特写;记者会上财前从东教授手中接过话筒的特写;
4.        紧凑的转场——记者会现场通过声音转场到岳父在办公室看电视直播。
 
财前的专业水平和自信、东教授的不以为然和嫉妒、仪式化细节预示的两人之间的权力转移……短短十分钟暗藏无数玄机。
此类例子在剧中不胜枚举。比如岳父将高级打火机送给财前,告诉他这是当教授必备的行头;东教授早诊时,不管是主治医生、住院医生还是护士,都在教授的电梯到达前跑到该楼层等候。许多的细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比如,选举会时,财前在情人那里,手机铃响,他久久不敢接,这样的悬念设置令人不由赞叹;再比如,以特写的杂志里的照片为过渡,从财前看杂志转场到佐枝子看杂志;以黑夜为过渡,从财前在情人处转场到财前在家中醒来。高明的转场和其他视听语言技巧使片子显得格外简练却扣人心弦。
二、复杂的人物世界
《白色巨塔》另外一个鲜明的特点,也是其之所以被称为“日剧巅峰之作”的原因所在,是复杂的人物世界的建构。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人物塑造得成功与否,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该剧塑造的几个主要角色并非大陆剧中常见的简单、平面的二元对立,不能用传统的非好即坏的道德判断来评判。财前、里见、东教授等都以立体、丰满的形象和鲜明的个性给观众留下了巨大的回味空间。
1、人物出场
根据人物个性特点,《白》剧为不同角色设计了不同的出场。财前教授年纪轻轻就以食道癌外科权威而闻名,他的出场从“手”开始。全剧的第一个镜头即是一双手的特写,它在从窗口照入黑暗办公室的日光中灵巧地飞舞着,仿佛在进行一场外科手术的表演,而手的主人则隐藏在黑暗中。接着是一个逆光拍摄的办公室全景,手的主人的剪影,比划着手术动作。这个镜头既暗示了全剧的题材,又制造了悬念:这双手的主人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紧接着,闪白接手术台上的聚光灯,一连串按照画面逻辑平行快速剪切的特写,展现手术室里紧张的准备工作和医院大厅里新闻记者的准备工作,接医院领导集体出场,入座观察室,一切显示这是一台非常重要的手术。其间穿插手的特写和医生剪影的中景镜头。最后一个手的特写镜头顺着手势上摇到主人的面部,观众到此时才第一次看清这个人的面貌。手术时间已到,而主刀医生财前还没到场。小辈柳原紧急奔回办公室找他,撞上同样来办公室找财前的里见助教授。镜头切回手术室,第一外科的东教授查问财前的去向。此时,大门打开,财前助教授穿戴完备,镇静登场,查问手术筹备情况和病人情况。一名助手提醒他观察室里有高层人士,他打断助手的话,宣布手术开始。手术刀落下的瞬间,又按照动作的相似性接一组现场手术动作和双手在光照下练习手术动作的平行剪切镜头。这一段镜头快慢交替,充满节奏感,一气呵成,在五分钟内完成了全剧灵魂人物的出场亮相,财前的能力、地位、自信都在这组镜头中一目了然,不可谓不精彩。
而财前岳父的出场设计则全然不同。画面从记者招待会现场切到一间办公室,电视直播的现场声作为过渡。此时,一个大脑袋赫然闯入镜头,突然一声兴奋的“啊哟”和一连串快速兴奋的自言自语,充满了滑稽色彩。他走出办公室,呼喝属下,招呼女儿快来看电视……一个小镇市侩的男妇产科大夫的形象跃然屏幕。
2、对白
对白是人物塑造的另一重要手段。《白》剧中精彩的对白在揭示角色内心、塑造人物个性乃至挖掘人性弱点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对白仿佛一只三棱镜,从中可以折射出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和人性深处的秘密。
东教授是一个并不算复杂的角色,却因为处在特殊的人生阶段而有着微妙而复杂的心理。他再过一年就要退休,正是为自己物色接班人的时候。跟了他八年的助教授财前因给大阪知事做食道癌切除手术而蜚声医疗界,成为聚光灯下的人物。相比之下,东教授则失去了以往的光芒。他觉得财前抢了自己的风头,顿生嫉妒之心。同时他又发现财前的野心太大,不适合担任浪速大学医学部教授这一关键职位。《白》剧通过他和同事、助理、妻子和女儿的对白,从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地塑造他的形象。
例如,观看财前手术时:
鹈饲教授:执刀的财前医生技术好得很,对吗,东教授?
东教授:嗯。
(不痛不痒的一声“嗯”,显然有违得意门生被夸奖时老师的通常反应。)
则内院长:培养出这么优秀的接班人,应该可以放心退休了吧?
东教授:但愿如此。
鹈饲教授:东教授对财前有什么看法?
东教授:没有。他这个人很有野心。
(吐露了他对学生的真实看法。)
 
在俱乐部的密谈:
东教授:理想是野心之母,野心会让一个人改变的。
鹈饲教授:既然这样何不找其他人来,这样你退休后也能乖乖听你的话做事。
(说出了东教授的心事。)
 
在早诊时:
东教授:你的话太多了,不用你解释我也知道。还是你以为自己已经是教授了。你最好做好准备。这个世界的人际关系不到最后没人知道会怎样。
(对财前赤裸裸的打压。)
 
当他从东都大学的船尾教授那里收到两份教授候选人的推荐表,犹豫不决时:
东教授:这是船尾教授给我的推荐人选,我正打算从中挑选一名作为接班人。
……
东太太:有什么好犹豫的?何必骗自己?以佐枝子的立场来想就好了……
东教授:学者不是看长相就行了。
东太太:何必想那么多?不是为了第一外科,当成替东家找接班人就好了?
东教授:国立大学的教授人选怎么能从私人立场来决定呢?
东太太:那你干吗拿这个给我看?拿给我看就表示你已经决定好了。……把你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由我嘴巴说出来,然后,责任推给我后你就免受良心的苛责。
(东教授的太太虽然一心追逐权贵,却并不掩饰自己。而相比之下,东教授的虚伪就昭然若揭了。)
 
教授推荐日越来越临近:
东太太:无论如何我们的地位绝对不能让给财前医生。
佐枝子:什么叫我们的地位?妈妈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我们的地位”。……大学教授有那么重要?
……
可是,你们一点也不幸福。根本不幸福。
东教授:佐枝子,我怎么会不幸福呢?
佐枝子:那你为什么这么累?随着教授人选推荐日的临近,你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每天精力透支,若你不要坚持教授这个地位,好好珍惜身为医生的可贵,就不会这么悲哀了。
东太太:佐枝子,你太多话了。
东教授:最近学校发生了什么事?
(东教授夫妇完全陷于自己对财富、权力和名望的追求,完全不能进入佐枝子的话语世界。)
 
相比财前,里见是剧中一个相当单纯的角色,有着单纯的理想,不谙世故的单纯处事方式。他和财前在价值观上是水火不容的冲突,两人却又惺惺相惜。这种矛盾的关系正是通过他们多次具有内心独白性质的对白来揭示的。
里见冒着得罪鹈饲教授的危险,请财前为小西做胰腺癌切除手术。里见请财前委婉告诉病人真实病情,而财前却单刀直入,并向病人保证能治愈。
里见:为什么要对病人说开完刀就没事了?……这样说太不负责任了吧?
财前:……有病人愿意把命交给一个毫无把握的医生吗?病人听完我的话后接受了癌证的事实,也有勇气开刀了不是吗?与其对患者说些医学上的理论,不如对他们说“绝对没事”还比较能让患者安心。
里见:医生不是神,和患者一样都是人。
……
财前:看似每个人能做到的事,并不是每个人能做到。
里见:我身为内科医生,也很佩服你的技术。能把胰脏手术做得这么成功的人,除你之外别无他人。
 
医药公司的销售人员林田小姐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已经扩散,没有治愈的希望,在这个病例的处理上:
财前:外科只救有希望治好的病人。与其把精神花在没希望治好的病人身上,不如用这个时间救其它病人。
里见:救一个人一定要放弃其它病人吗?
财前:床位有限,这种时候只能尽力救更多的病患,这是医大的使命。无论我们怎样沟通,似乎想法永远没有交集。
……这就是我们人生观的不同。
 
在对财前当教授这一件事上,他周围的人有非常不同的反应。
母亲:不要那么拼……即使爬到高处,地位提升,也不一定见得幸福哦。
情妇:我对你是否当上教授没兴趣,我只想看你爬上教授的过程。我想看你是如何越过医大深不见底的泥沼的。我要好好看够这场戏。
妻子:升教授有望吗?一定要升哦。没有小孩,又当不成教授夫人,我的人生岂不是半途而废。
岳父:把钱投资在你这张绩优股上,换取名望,绝对值得。
 
3.其他
《白》剧还从人物社会身份的处理来为人物言行的合理性提供空间。在一次俱乐部的偶遇中,岳父财前又一向东教授和鹈饲教授、也是向观众讲述了财前的背景和经历:财前自幼丧父,因为家境贫寒,全靠奖学金才能念浪速大学,打工时认识了财前又一,入赘到他们家。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为什么非常努力向上爬,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要为母亲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也解释了妻子将母亲寄来的柿子分送骑马俱乐部的人时他为什么内心愤怒;更解释了他为什么对岳父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财前打开小西家属送的红豆糕时,在里面没有翻到红包的失望也因此变得亲切而自然起来。
而佐枝子从小生活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好权力好地位的父母压抑了她的个性,使得她不敢违背他们的意思,做自己想做的人。自从认识了里见的夫人后,她仿佛找到了知音,与里见谈话之后也变得勇敢起来,竟然批评父亲因为追逐名利而忘记了医生的本分,活得非常辛苦。
通过多角度多手段,《白》剧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独特的一群人。财前虽然追求名利和地位,但他为自己的理想野心勃勃地奋斗的精神也切合了现在的时代背景,得到了观众的认同;而里见虽然怀着乌托邦式的崇高理想,却因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个人和制度的关系而使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正因为这一点,观众对他不见得完全认同。《白》剧以立体的人物世界构建和多元化的价值判断为观众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相比许多国内电视剧中童话式的好人、坏人的扁平个性来,《白》剧要丰富得多。
除了以上所述,《白》剧更是凭对医疗行业现实主义题材的成功处理,对人性、对命运的深刻探讨而成为近年来日剧创作水平的一个巅峰。
国产电视剧的创作者如能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一定能为观众奉献出更高水平的剧作。
 
 
Charm of Japanese TV Drama Series: A Study of Ivory Tower
 
Zhang Xiaojian
School of Cinema and Television,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 In 2005, the huge success of TV drama series Ivory Tower celebrating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Fuji TV brought Japanese TV drama back into Chinese audience’s attention. Like typical Japanese TV dramas, Ivory Tower impressed the audience with consecutive ripples in a relatively plane narration rather than an intense plot. Furthermore, the success of complicated character building brings this drama to a height among other realistic TV dramas. This article tries to,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TV drama; find the strong points that can be learned from for Chinese TV drama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Japanese TV Drama Series, intense plot, balanced narration, character building
 
 
收稿日期:200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