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缓曼妙 音如其人
—— 徐曼播音主持研究
邹 瑶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00024)
【摘要】上个世纪80年代初,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节目,改变了沿袭几十年的高亢声音为主导的播音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她以平和柔美的声音,清新自然亲切的播音形象,开一代风气之先,成为新中国播音史上第一个广播节目主持人。本文对徐曼主持《空中之友》节目的时代背景及其播音主持风格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徐曼 空中之友 播音主持风格
Research on Xu Man’s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Zou Yao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of China, Beijing 100024
Abstract: In the early-1980s, the radio program of "Airborne Friends"hosted by Xu Man, has changed the style of broadcasting which lasted for decades.Her voice was soft and gentle, and her appearance was fresh and natural. Shebecame the first TV hostess in the broadcasting history of China. This article has conductedthe preliminary study to the program's time background and the estheticscharacteristics of its broadcasting style.
Keywords: Xu Man, Airborne Friends, broadcasting style
一、徐曼的播音经历
徐曼1940年出生在东北,10岁随父母来到北京生活,由于爱好文娱活动,小学毕业后报考了北京女八中,曾任校学生会主席。高中二年级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中,高考前,1960年进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专业学习。1961年3月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徐曼在从事播音工作的起步阶段,幸运地遇到知人善任的齐越老师,他认为徐曼不适合播声音高亢有力的社论和重大新闻,鼓励她根据自己的特点另辟蹊径。她一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到了少儿部的《星星火炬》和《小喇叭》栏目。在《星星火炬》里她给孩子们讲故事,在《小喇叭》里做“小叮当”。在以后几年的工作中,徐曼还播了不少文艺节目。比如解说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朗诵朱自清的《春》,还有不少电影录音剪辑。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没有当车轴,而是当了一颗螺丝钉”。最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她居然在几乎整个播音界全体高八度的文革时代,“逆历史潮流而动”,用平和深情的语调创作了人物通讯《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
1981年的徐曼已经是不惑之年了。生活的历练使这位后来的“徐曼小姐”成长为气质优雅,心态平和的女士,内心一直保有对真善美不变的追求。20年的播音实践也已经为她将要来到的事业巅峰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幸运的是,她在工作中几乎一直在走适合自己的路,逐渐锻炼成了一名一专多能的优秀播音员。时机一到,徐曼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她事业的收获季节随之而来。
80年代初,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以很不起眼的方式开播了:“亲爱的同胞们,新年好!从今天开始,我给诸位主持《空中之友》节目,我姓徐名曼,徐是双人徐,曼是罗曼蒂克的曼,从我的名字,同胞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我喜欢到处有自己的朋友,我喜欢宾客聚会。今天我有机会给诸位主持《空中之友》节目,真是高兴。”播出伊始,很快在海峡对岸产生了巨大反响。“共产党也有人情味”,“徐曼小姐声音很柔美”,一时间在台胞中,特别是大陆去台同胞中,“徐曼小姐”几乎家喻户晓。
徐曼是新中国播音史上第一个广播节目主持人,她的播音风格,改变了沿袭几十年的高亢声音为主导的播音方式,由高亢严肃而平和优美,整个大陆的播音风格为之一变,令人耳目一新。徐曼以平和柔美的声音,清新自然亲切的播音形象,主持人的节目形式----主持人与受众自然深入的互动,开一代风气之先,树立了自然真实的播音美学形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空中之友》的播音形式,徐曼的播音风格为大陆许多广播节目模仿,借鉴。在徐曼之后,类似《空中之友》的服务类节目,听众信箱节目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蔚然成林。
《空中之友》开播后很快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关注,徐曼的播音主持风格得到肯定和称赞。《空中之友》节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重大突破,播音内容立足寻找和台湾同胞的共同语言,采用了台湾受众习惯的主持人主持节目的播音形式。徐曼播音语调“轻而不浮,软而不靡,甜而不腻,美而不妖”,令人耳目一新,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上世纪80年代驾机回归祖国大陆的台湾空军军官黄植诚、李大维正是暗地里收听了徐曼的节目,最终下定决心回归的。李大维说:“徐曼的形象具有一定的魅力和磁感,能吸引人们听她的广播。”他回国后坚持要看望“徐曼小姐”,说自己回国“50%是徐曼小姐的功劳”,称赞徐曼的声音有“一个军的力量”。[①]一位回归祖国的台湾同胞称徐曼的声音“音震天下”。改革开放后第一本广播电视行业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6》上将徐曼在《空中之友》中的播音风格总结为“甜、美、轻、软”。一家海外的华文报纸称赞徐曼的播音“美而不娇,甜而不腻,轻而不浮,软而不靡”,是“一条不含杂俗之念,润人心田的清泉’。
二、徐曼主持《空中之友》的主要成就
从1980年8月开始,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台广播节目《空中之友》在1981年元旦开播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空中之友》从内容到播出形式,忽“换新声”[②],徐曼采用台湾听众喜爱的委婉动听的播音方式,给人以慰藉,给人以愉悦,给人以感悟。传达善意,迅速拉近了两岸人民的心,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就,在两岸产生巨大影响。
徐曼之所以“有一种无法抗拒的磁性”,除了播音内容为台湾台胞喜爱,也因为播音形式为台湾同胞喜闻乐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空中之友》筹备的时候,设计了主持人的形象:说话要温文尔雅,和蔼可亲,讲究礼貌,语调要甜软轻美,有浓厚的人情味和同情心,对听众关心又谅解。要“尊重听众的感情,以商量和探讨的口吻与听众说话,以服务的态度出现在听众面前”[③]。对“甜软轻美”,徐曼更总结为“轻而不浮,软而不靡,甜而不腻,美而不妖”[④]。实践证明,教条式的生硬说教,居高临下的空泛道理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家常聊天、平等探讨相比,效果截然相反。
随着党和国家新的对台政策的确立,转变此种播音方式势在必行。徐曼大胆创新,用心体察台湾受众的收听习惯,根本改变了过去生硬的播出方式,以适合台湾同胞的播音方式播出节目。她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塑造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让受众感觉和主持人品茗对坐,用心恳谈;二是采用谈话式、口语化的播出形式,播音语调亲切文雅,轻软温柔。
(一)徐曼是中国大陆大众传播史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
从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角度看,主持人的定义应该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大众传媒机构的节目主持人,主持人相对固定,有自己的形象设计和播出风格,有自己比较固定的受众群,为受众所熟悉。而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主持人仅限于在可以直观的空间内传播,建国前一些电台的主持人没有明确定位,而且受当时传播技术的局限,跨越的时空范围十分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讲,《空中之友》是中国大陆广播史上第一个采用主持人形式播出的节目,徐曼是中国大陆广播史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对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文章中写道:“1981年,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推出全国第一个采用主持人形式的节目《空中之友》,广播的话语方式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交流转变,由此引发了全国广播电视话语方式的重大改革,节目主持人成为改革开放后广播电视改革的一大象征[⑤]”。
在《空中之友》节目筹备期间,徐曼和她的同事就采用什么样的播出形式做了调查思考。他们了解到,台湾本岛的广播节目大都采用主持人的形式,听众对节目的认同是从对主持人的认同开始的。很多名牌主持人都有自己忠实的听众。这些主持人面对千万听众轻声细语,娓娓道来,而每个听众的心里感觉是主持人在和自己促膝谈心,令听众感到十分亲切。《空中之友》决定采用主持人的形式播出节目,正是为了适应台湾同胞的收听习惯。刚开始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编辑写好了后徐曼精雕细琢地消化吸收,然后化为自己的语言。受众们从收音机里听到的“徐曼小姐”形象是大家创作的结果,可以说是《空中之友》整个团队。以后随着节目内容的展开,徐曼也慢慢参与采访,编辑,成为了采编播合一的主持人。
《空中之友》是中国大陆播音史上最早采用主持人形式播音的传媒机构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就是节目的形象,主持人的品牌就是节目的品牌。徐曼对主持人形象的设计是十分成功的,徐曼主持节目的表现也堪称完美。
美丽温柔、典雅热诚、知识渊博、通情达理、真挚坦率、亲切自然是徐曼在节目中树立的形象。她给大家讲历史,聊美景,介绍传统艺术;也聊生活,如何孝敬老人,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如何做一个好父母,如何使身体健美,心理健康,怎样才能优生优育,怎样才能长寿等,都是她给听众说的家常话。这种谈话方式得到台胞高度认可,老人希望有徐曼这样的女儿,孩子希望有这样的妈妈,年轻人希望有这样的太太,徐曼受到广泛喜爱。由这种喜爱和认可做基础,徐曼可以轻松化解台胞对大陆误解和疑惧。大陆如何保护个人财产,如何继承遗产,如何升学就业,有哪些保障等,如果再用传统的高八度的宣传语来对台湾同胞说,真的也成了假的,由受到高度认可的徐曼说出,听众就很容易接受。无论说什么,徐曼就像对一个朋友说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使台湾台胞深切感受到,大陆已不是文革的大陆,大陆不可怕,共产党不可怕,社会主义不可怕。播出形式定位适宜,腔调语气也轻柔了,这就拉近了徐曼和台胞的心理距离,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二)《空中之友》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契合
徐曼采用的播音方式、播音语调和她的播音内容、播音对象有内在的契合。内容主旨是传达善意,增加亲近感,受众是台湾同胞,所以,她采用了口语化播音方式和轻柔的播音语调。声音的传播不仅靠播音内容传递信息,也靠声音本身的形式传递信息,播音语调的变化是情感和语言的依托。朱光潜先生说过:
情感和语言的密切关系在腔调上最易见出。比如说“来”,“在战场上向敌人挑战说‘来’,和呼唤爱人说‘来’,字虽一样,但腔调绝对不同。”[⑥]
徐曼的播音语调由《空中之友》的传播目的决定。由于我们的大政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我们的受众是我们分离多年的骨肉同胞,所以,徐曼在谈话节目中采用的语调是甜美轻软,让人感觉亲切自然,以优美的声音塑造了“知心小姐”的形象。例如获得1991年第四届全国对台广播优秀节目的《春的馨香》——夜访台湾辅仁大学同学这期节目。
节目是这样安排的:一开始,徐曼开宗明义:“听众朋友,近年来海峡两岸日趋平静、祥和,从岛内到大陆来探亲旅游的同胞,早已经突破数百万。更让人高兴的是年轻人多起来了,许多大学生也利用短暂的假期,匆匆来到祖国大陆,进行观光考察。二月中旬的一天,我和袁文芳大姐冒着纷纷扬扬的瑞雪,到北京友谊宾馆,专程拜访了几位来自岛内的大学生。由于气候的影响,哈尔滨到北京的航班,迟到了两个多小时。当我们冒昧敲开房门的时候,三位小姐的行装还没有整理好,她们不约而同的放下手中的事情,忙着端椅子、倒茶……,于是就这样交谈起来。”
采访录音:
徐:如果我没看错,三位漂亮小姐,都是台湾大学里的高材生吧?
刘(台湾大学生之一):马马虎虎罗。
徐:太客气了,你们是不是第一次来大陆?
刘、颜、温:对,三个人都是第一次。
……
袁:你们都和哪个学校的同学接触过?
颜:我们接触过北大的,还有哈工大和吉林大学的,接触了三个大学的学生,发现在这儿的大学生,都很健谈,而且很大方,很自然,非常会讲话。跟他们比起来,我们就显得孩子气一点,都以为他们比我们打,结果一问,他们都比我们小。我们就显得活蹦乱跳,他们却比较稳重一些。
徐:不同的气质。那交了几位朋友?
刘:很多啊,留下很多通讯地址和通讯方式,如果有空来,就会跟他们再联络。
袁:还是无拘无束,说得来。
颜:对呀,象我们到男生宿舍,哇,一见面好高兴啊,请我们吃鱼啊,什么的……
他们都很好奇,我们也很好奇,很有意思。还有这里和我们那边不一样的。比方说,我们那里大学生很少化妆的,也有,但是少。这里的大学生,好像有化一点淡妆,很漂亮。这里可能由于阳光比较不那么强,所以女孩子皮肤都很漂亮,很白。天气冷嘛,冻得红红的,好好看啊!(笑声)
听完录音,徐曼说:“听众朋友,从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中,您可以听得出来,大家虽然是初次见面,却仿佛像老朋友那样无拘无束。这三位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的同学,对大陆有一种新鲜感。她们说,他们最关心,最想了解的是大陆的同龄人。两岸同学心连心的交流,在彼此的通讯录上,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回忆。……
这期节目于1990年3月14日播出。这时候的《空中之友》已经开播9年,节目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主持人徐曼也不例外。最早,《空中之友》播出的稿件全部由编辑写好,徐曼一字不落的播出。到了中后期,徐曼已经参与前期的采访和编辑,逐渐成为采编播一体的主持人了。在这期节目中徐曼就作为记者进行了前期采访,节目的连接已经比较自如了。
内容安排上看,节目大量采用了同期声采访,采访的对象本身又是年轻人,三个女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节目的主题表现得很充分。
有声语言表达方面更加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契合。首先我们来看采访部分。基本上整篇的采访看得出都是因势利导,根据采访对象的内容顺势而下的,而不是完全按照事前准备的采访提纲来提问。同时,对于采访对象提出的现象也是尽量多肯定,多交流。比如说一位同学谈到大陆大学生显得成熟稳重,而台湾大学生更轻松活泼,徐曼没有追问下去,而是问她们“交了几个朋友?”这样就避免了一开始氛围变得严肃深沉,更利于继续交流。连接的语言也很简单,但是紧紧围绕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渴望了解、渴望沟通,促进共识的心态。比如节目在台湾大学生们比较了台湾年轻人和大陆年轻人的一些不同之后,徐曼在节目中说道:“她们说,他们最关心,最想了解的是大陆的同龄人。两岸同学心连心的交流,在彼此的通讯录上,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回忆。”短短两句话,头一句是紧紧扣住了主题,后一句发挥了徐曼自身播音主持的长处,以情动人,自然亲切,富有人情味。
徐曼的甜美轻软不同于香港台湾很多主持人的甜美轻软,甜而不腻,美而不娇,轻而不浮,软而不靡是徐曼的声音形象。这一形象是亲切而不是献媚,是以情动人而不是哗众取宠,是温柔甜美而不是娇声莺语、矫揉造作,甜美轻软不失庄重端庄,不失从容淡定。她的声音形象是国母而非宠妃,是高雅艺术而非坊间靡音,代表了一个泱泱大国应有的风格。这一声音形象之所以受到台湾同胞的广泛喜爱,不仅由于空中之友和文革对台播音的生硬教条大不相同,也因为和许多港台播音的轻靡大不相同。
这种播音形式,其意义已超出形式本身,形式和内容是统一体,形式也在传递信息,也是内容的组成部分。有声语言可以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语音的腔调节奏,以及附着在语音序列上多姿多彩的声音变化,可以更丰富生动细腻的表达人的感情。如前苏联美学家卡冈所说:“比起书面文学中的语言来,口头文学中的语言所具有的情感信息要无可比拟的多,……声音能够是语言形象不借中介的、有语调地体现和传达人的感情、体验和情绪[⑦]。”
徐曼把播音形式和空中之友播音内容有机统一在一起,按照有声艺术的创作规律,以其甜软轻美的语调传递更丰富、更动人心弦的信息,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她并没有强迫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但是她制造了一种空气,创造了一种氛围,让听众不知不觉认同或理解自己的,也是《空中之友》和国家的观点。这种传播方式,直到今天仍是我们对外宣传值得借鉴的。
三、徐曼播音主持风格的美学特点
(一)徐曼播音主持的中和之美
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和其他艺术种类一样,播音风格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播音风格和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个国家的现状,密切相关。徐曼主持《空中之友》节目时,我国也刚刚经历了一场文革动乱,国家刚开始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徐曼平和安乐的声音,也正是中国盛世之音的开始。《空中之友》开播,正值盛世之初。徐曼的播音风格已具盛世特点,开盛世之音之先河。她以其平和、真诚塑造了自己“中和之美”的播音主持美学形象。
“中和”的主要内涵包含着“适度”、“和谐”两层意思,可以说这两个特点在徐曼《空中之友》的播音主持风格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1.“轻软甜美”恰到好处
《空中之友》创立之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对徐曼的播音主持风格提出了“轻软甜美”的要求。徐曼在《空中之友》节目中即使是播送叶剑英提出的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九条方针这样的内容,她也没有硬邦邦照搬条文。她说,“我心想,我这个主持人一不是政府发言人,二不是政策解说员,而应该是听众的朋友[⑧]”。有了这样的想法,徐曼在节目中娓娓动听地对台湾同胞说:“海峡两岸人民迫切希望互通音讯,亲人团聚,开展贸易,增进了解,我们建议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亲爱的朋友,你觉得这九条怎么样?您还有什么高见?”正式条文被她甜美的声音处理过后显得不那么生硬了,受众觉得更容易接受。结果是台湾听众中真有人把这九条录下来,工工整整地抄在一张纸上,带着这抄录的九条回大陆来了。
“轻软甜美”是对台广播部对徐曼的要求,但徐曼在《空中之友》中的播音主持并非为“轻软甜美”而“轻软甜美”。徐曼当时琢磨这几个字,心想:“我的声音是代表大陆妇女的,要有大陆女性的气质,要努力做到美而不妖,堂堂正正。软而不飘,一轻就容易浮,不沉稳。甜而不腻,甜要适度,过头就腻。轻而不靡,不要软绵绵让人提不起劲。[⑨]”这种适度,徐曼是怎么把握的呢?
甜而不腻:徐曼的声音甜而不腻,主要指她语言表达的外部形式。她本身的音色音质比较明亮清脆,音域显得不那么宽广。她在主持《空中之友》时很好地利用了自己音质上的特点,发音位置作了一定的调整,这使她的声音听起来很有女性的甜美气质,跟以前对台广播的高亢激昂,义正词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快就获得了受众的认同。
轻而不浮:徐曼主持的《空中之友》采用跟台湾朋友聊天的形式开展节目。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本身也被定为为台湾同胞的朋友。跟朋友聊天当然不会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而是轻言细语,有说有笑。所以徐曼在节目中的声音显得很轻快,除了她本身音域不是特别宽,声音不是很高亢外,很重要的一点事她有意识地减弱口腔控制,发音位置也调整得稍微靠前,听起来轻松许多。可是同时,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台湾同胞对大陆有很多误解,有些来信甚至充满火药味。要解答这些问题,或者介绍政策性内容,就必须在轻松的表达里设置自己的原则,要轻而不浮才能真正地成为台湾同胞的“空中之友”。徐曼正是这样做的。
软而不靡:《空中之友》开播前设定的主旨就是用回答问题,聊天的形式来开展对台宣传。节目的主旨,聊天的形式都决定了徐曼在主持这样一档节目的时候不大可能硬邦邦地照搬条文。徐曼自己更是视台湾同胞为“受惊的小鸟”,应该给予他们轻柔的呵护。
美而不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在设定《空中之友》节目主持人的时候就将日后的“徐曼小姐”设定为一位端庄大方、温文尔雅的传统中国女性。这样一朵端庄的牡丹当然不应该有罂粟花般妖冶的气质。在节目中徐曼的表现也很好地反映了大家的心理诉求。
2.播音收听和谐互动。
徐曼深深知道,祖国大地的山川之美,传统文化的瑰丽多彩,日常生活的为人之道,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复兴之路的美好前景,都为台湾同胞所认同。《空中之友》寻找亲人的电波信息,台胞家乡的欣欣向荣,句句为台湾同胞所倾心。这些都是徐曼与台胞们沟通的基础。和台湾有不同意见时还要不断沟通,寻找共通之处。这就要求徐曼作为主持人了解受众的信息接受心理和审美心理。
要了解台湾受众的心理,就要了解台湾的历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早在元代就纳入中国版图。明末清初,荷兰殖民者统治台湾38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郑氏家族治理台湾22年,孤悬海外。直到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台湾才又和大陆统一。清政府开始设隶属福建省的府治管理台湾,直到1885年台湾才设省。仅过10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开始了50年的日据时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但4年以后,台湾就开始了自1949年以后和祖国大陆的长期分离时期。期间有国共内战的余烟,有“二·二八”起义的伤痛。由历史原因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所决定,台湾同胞的心理十分微妙。
在《空中之友》筹备期间,徐曼和她的同事们,认真学习了台湾人文历史状况,深入了解两岸关系的复杂情况,用心体察台湾同胞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台湾同胞的共同点,播出内容和播出形式立足于台湾同胞的认同。徐曼说:“我怎样接近这只受惊吓的小鸟?只有爱抚、亲切,不能再让他们受惊吓[⑩]”。徐曼于是给自己定位为台湾同胞的朋友,而且“力争成为大家的知心朋友”[11]。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徐曼付出真心,展现出如此示动人的播音美学形象。
徐曼喜欢和听众交流,喜欢和听众产生共鸣。她对台湾同胞的爱源自她对祖国的爱,源自她渴望祖国统一的真情,源自她对台湾同胞的亲近感。因此,她不仅在播音时向台湾同胞之所想,体察台湾同胞的心理需求,更在和台湾同胞面对面交流时,无微不至的关心台湾同胞,力所能及的为台湾同胞做实事。她为台湾同胞安排食宿,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寻找学习工作机会,请台湾同胞来家中做客,不远千里自费到外地探望台湾同胞和他的老母亲。她和李大维、黄植诚、侯德健等倾心交谈,邀请台湾同胞座谈,征求他们对节目的意见,她热心联系各地对台办,帮助台湾同胞寻找亲人。
徐曼对自己的受众发自肺腑地热爱,她说,“想到有的台胞晚上带着耳机在被窝里听自己主持的《空中之友》,听完了哭,有的男子汉从大年三十想家一直哭到初三……我的心都颤抖了,我要让我的节目带给他们欢乐与希望[12]”。 内心装着自己的受众,徐曼的播音主持充满了丰富的感情,即使遇到啼笑皆非的来信,她也总是和颜悦色。《空中之友》开播20多天后就接到了来自台湾岛的听众来信。写信的台胞请徐曼帮助寻找他在大陆的三十位亲友。徐曼和她的同事接到来信后立即分头出发,奔波了二十多天,终于,除了已经作古的二人外,其余二十八人都找到了,这一喜讯立即通过电波传到了台湾岛。紧接着徐曼就收到了雪片似的台湾听众来信,要求她帮忙找在大陆的亲友。徐曼四处打听,委托各地台办的工作人员帮忙,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自己的听友们。这些事情很多都是徐曼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做的,这充分说明,徐曼对台湾同胞的爱不分话筒内外,不分当前背后,从心底流出。
徐曼的爱心受到台湾同胞的高度认同,她对本人也受到台湾同胞发自内心的喜爱。
上世纪90年代,徐曼访问台湾时,每天都有很多台胞跑来看望她,还义务做导游,请吃饭。有位台湾同胞专门为徐曼制作了“音震天下”的铜匾,足见徐曼的播音主持受到受众怎样的认可。
(二)徐曼播音主持的自然之美
徐曼的播音风格,之所以受到台湾同胞的广泛认可,就是因为她不仅在艺术上,而且是全身心的植根于中国美学的沃土之中,经过刻苦的训练,根据自身的气质锤炼而成与自己浑然一体的特点。
1.自然清新源自多年用心体察与刻苦训练
徐曼声音甜美,平和稳定,有良好的气息支撑,音出丹田,彷佛在用心说话,听她播音沁人心脾,入耳入心,自然天成。她的声音经电波传出,感觉她毫不费力、轻松自如,“丝不如竹,竹不如肉[13]”,徐曼用宛如天籁的声音创造了自然美的播音形象。但她的声音不是天生如此,是多年艺术实践不断积累的结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了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经历的三个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徐曼在播音界独辟蹊径,也经历了这三个境界。徐曼在一开始就树立做一名优秀播音员的理想。诚然,徐曼有天生的嗓音甜美的条件,但徐曼播音艺术达到至臻境界,更是她多年用心体察,刻苦训练的结果。
徐曼高中没有念完,就被选中进入北京广播学院学习播音。在60届的培训班,她很注意吸取老一代播音员的艺术营养,同时博采众长,向戏曲演员、歌唱演员、曲艺演员学习发声方法,体会有声艺术的奥妙。冬不避三九,夏苦练三伏,清明时节雨纷纷,八月秋高风怒号,草坪、树林、湖滨到处都有年轻的徐曼练声的倩影。不知不觉中,她的语言功底越来越深厚。
毕业后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工作,儿童节目、文艺节目、新闻节目都有所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喇叭》童话故事的温柔,朱自清散文的抒情,一直到《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的声情并茂,她的艺术实践越来越丰富。“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14]”,“既雕既琢,复归于朴[15]”,《空中之友》节目中,徐曼的播音进入一个可以自由纯熟轻松地展示自然美的境界。
2.播音风格定位适合自身气质特点和嗓音条件。
新中国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播音员,齐越豪放旷达,夏青热烈深远,林田流畅透彻,费寄平深沉朗润,以不同的艺术风格各领风骚,在播音史上留下朱笔重彩的辉煌画面。徐曼本身的音色特点是甜美。有人说徐曼声音优点是甜美,缺点是不够激越高亢。这个说法不够确切,其实特点就是特点,这个特点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就是优点,在不适合自己的领域就是缺点。徐曼在播音艺术实践中注重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从儿童节目、文艺节目一直到《空中之友》,一直按照自己的嗓音条件创作适合发挥自己特点的艺术形象,以甜美轻软取胜,在播音史上留下娟秀、自然的艺术形象。
徐曼的播音风格和她本人的性格气质也十分契合。她为人平和、谦虚,重视内在修养,不多事,秀外慧中,与亲朋好友和睦相处,与人与事更是无争。“君子坦荡荡,活一天就快乐一天”[16]。徐曼自然清新温和的播音艺术形象,正是她内在美的外现。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生机勃勃,徐曼以其舒缓曼妙的“盛世之音”主持《空中之友》节目,对后来的播音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她之后,以主持人形式播音的节目越来越多。《空中之友》开播3个月以后,1981年4月,广东电台李一萍、李东主持的《大众信箱》节目开播,1983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由沈力主持的《为您服务》节目开播,其他以主持人形式开播的节目不断涌现,北京电台张玉兆的《生活顾问》,浙江电台海娟的《文艺之声》,山东电台金山的《金山夜话》,四川电台李民的《农村信箱》,1986年的《珠江模式》等,如雨后春笋蔚成风气。到1990年代,便有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元元说话》等精彩纷呈的主持人节目。在所有以主持人形式开办的节目中,《空中之友》是最早的节目,徐曼是最早的节目主持人。
徐曼的另一影响是播音的语调,是她甜美轻软自然美的播音美学形象。这一风格不仅得到听众喜爱,也为广播电视部领导所提倡,1983年吴冷西部长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会议上说:“广播要像知心朋友一样同听众亲切谈话。亲切不等于轻浮,庄重不等于古板。播音速度要根据时代的节奏加以调整。”徐曼之后,贴近生活、亲切自然的播音方式越来越多,渐成主流,新的时代逐渐有了与之适应的“盛世之音”。
参考文献
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内部刊物《编播业务》第4期
2.【美】C.S霍尔·《弗洛依德心理学入门》,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3.《新闻记者》1984年第八期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一版
5.【苏】莫·卡冈·《艺术形态学》,三联书店1986年版
6.《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0年第一版
7.【明】项穆·《书法雅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一版
8.【唐】司空图·《诗品》,《诗品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一版
9.《论语今读》第98页,中华书局 2004年3月第一版
10.《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一版
11.《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4月第一版
12.《鲁迅全集》第三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13.《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7月第一版
14.《论衡集解》,中华书局1957年7月第一版
15.梁启超·《美术与科学》,《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年4月第一版
16.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
17.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月第2版
[③]《做台湾同胞的知心朋友》,于礼厚,《对外宣传参考》第47页,1987年第二期,
[⑤] 中国广播网,广播风景线,广播情结,《30年辉煌:广播与改革同行》,2008-11-30
[⑥] 《诗论》,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第一版
[⑦] (【苏】莫·卡冈《艺术形态学》,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45页)
[⑧] 徐曼语,2009年11月30日徐曼访谈记录
[⑨] 徐曼语,2009年11月30日徐曼访谈记录
[13] 《世说新语·识鉴》,《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4月第一版第221页
[14] 《鲁迅全集》第三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第568页
[15] 《庄子集释》第677页 中华书局1961年7月第一版
[16] 徐曼语,2010年3月22日徐曼访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