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的主持特色研究
邹煜1、王依然2
(1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白岩松作为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以突出的口才与思辨力领一代风气之先,他的主持有个性,也有深度,更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认可。本文首先从白岩松的主持经历入手,从他对新闻深度的追寻(如有深度的采访、对新闻的独特解读视角等方面)来揭示白岩松独特的主持风格,解读他的主持和新闻理念;最后,以《新闻周刊》为例,重点剖析了“白岩松式评论”的特点。
【关键词】白岩松 主持艺术 新闻评论 《新闻周刊》
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s of Bai Yansong
in TV Programs
Zou Yu1, Wang Yiran2
1.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24
2. Th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Bai Yansong is a famousreporter and commentator in CCTV. Since the 1990s, he gradually formed his ownpersonality on news reports and comments.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s of his art of presentation in TV programs based onhis experience. As for his characteristics of host, we find that, in-depthinterview, and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news are his main method of reportsand comments on TV. Finally, we focus on analysis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hisnews comments in program News Weekly.
Keywords: BaiYansong, art of host, news comments, XinwenZhoukan (News Weekly)
1 前言
白岩松作为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在他早年主持《东方时空》节目中,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语言特点。他的语言有内涵、有个性,又颇具吸引力,被研究者誉为具有吸引力的“语言场”。1997年6月30日晚,白岩松在深圳皇岗口岸报道驻港部队入港的过程中,有一段尴尬的空白时间。在十几秒的停顿之后,他临场发挥,马上想起了自己早些时候登上口岸办公楼时的情景,便脱口而出:“在我们前方的那幢楼,就是当年小平同志眺望香港的地方。现在这座楼里还挂着他视察口岸的一幅照片……今晚,当驻港部队跨过这条界线时,在所有的部队、送行的人群中,我们相信,肯定还有一位老人深情目光的注视。” [①]这段“即兴之作”翔实而富有情感,无不令人拍手赞叹。在1997年11月8日中央电视台三峡大江截流现场直播中,白岩松任总主持人,在船上搭起的露天演播室中,共承担了6个小时的主持任务,结果圆满成功,并因此获得了第三届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在十几年的主持生涯中,白岩松树立起一种全新的主持人形象,也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主持风格。
2 白岩松的主持之路
白岩松自己说过:“你选择了一个职业,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还有什么职业像新闻这个行当,树欲静而风不止呢?我最喜欢两个概念,一个是新闻人,一个是记者,我很少用主持人。”[②]
白岩松是一名好主持人,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大学毕业后,白岩松就职于《中国广播报》。自1993年,白岩松出任《东方之子》栏目首任主持人,1996年任《东方时空》改版后的总主持人。之后,他勇于突破,出任《新闻调查》首任主持人兼出镜记者,创办《时空连线》《中国周刊》[③]和《新闻会客厅》;2008年,与同事创办《新闻1+1》,白岩松也从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成功转型为一名新闻观察员。
同时,白岩松参与主持中央电视台几乎所有大型新闻事件的直播,还承担大量特别节目的策划、撰稿与主持工作。1997年,参与策划撰稿并主持的十五大特别节目《中国之路》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5年,策划并撰稿主持的《岩松看台湾》成为建立海峡两岸新闻沟通平台的特别节目;而2007年推出的《岩松看日本》更成为两国“破冰之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从报社记者到电视台记者,又从记者转向记者型主持人、新闻评论主持人,再到新闻观察员。在这个过程中,白岩松有着深深的体会,他自己也说:“在中央电视台做新闻,拥有最好的机会,全国其他媒体恐怕很难遇到。具体到我身上来说,这种幸运体现得更加明显,因为从香港回归一直到现在,一些重要的新闻大事件,我几乎都在现场。可以掰着手指头数,从香港回归,到三峡大江截流,到朱镕基第一次总理招待会,到江泽民跟克林顿人民大会堂答记者问,到1998年珠海航展,一直到1999年澳门回归,2000年迎接新千年,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1年北京申奥、中国加入WTO、伊拉克战争,然后连宋大陆行,到神舟六号,一个没落下。九年时间里,中国大陆所有的大事件直播都是我做的,所以我说身为中央电视台的一员,是非常幸运的一名。我必须承认中央电视台由于它的这种优势,在传媒界的地位,任何大事发生的时候,它离新闻最近,获得报道机会最多,从这一点来说,能成为分享中央电视台这种机会中的一员,作为一个新闻人来说,新闻发生的时候,你与新闻同在,这是一种最好的感觉。”[④]
然而,白岩松这种职业生涯的多维发展逐渐使自己陷入了“争议”和“非议”的漩涡。名主持人的“溢出”效应是否有边界?这在很多电视观众、社会、网络上引发了“名主持是不是万能?”等一系列的思考和批评。尽管人们对白岩松的拓展的评论褒贬不一,但大家又不得不承认,白岩松的现场掌控能力,他的口才及“白岩松式”的思辨能力的确在主持人中堪称凤毛麟角。他不仅先后斩获了第三届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和第九届长江韬奋奖,还荣膺了“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25年25人”称号,并多次入选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等等。这些都应该看作中国观众和业界对他的认可。
做新闻让白岩松感到骄傲。“作为记者,我始终站在新闻的第一线,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件重大的事件。我站在这个平台上,有机会实现最大的梦想,是很幸运的。”[⑤]
3 白岩松的个性化主持特色
作为一个有个性风格的主持人,他的个性风格更多的或主要体现在观点上,而不一定是体现在语调上、表情动作上[⑥]。下面我们主要两个方面来剖析白岩松的主持特色。
3.1. 强调“主持人”中的“人”
2006年9月18日,在《艺术人生》“理想2006”录制现场,白岩松说:“主持人这三个字,只要把重点放在‘人’上就有戏,凡把重点放在‘主持’上就没有戏。”
这也是白岩松在15年前所发表的一篇文章[⑦]中所提及的,在文章中他说:“对于任何一个主持人来说,只有先拥有一个大写而丰满的人,才能派生出一个被观众认可的主持人形象。如果不巧正好把这种关系搞反,也许会有一时之利,但路遥知马力,水无法最后被包装成酒。……要成为一个主持人,最首要的条件,应当看他是不是一个独立而大写的人,是不是一个拥有内涵,并在主持人这个位置上释放自如的人。有的主持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在当了主持人之后,注意看书听音乐来提高自己的素质,难道你不当主持人就可以不看书不听音乐了吗?”
十多年后,白岩松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仍然坚持这个观点,他说:“现在你去想这种观点是不是对的,当然是对的。你当然应该把‘主持’这种技巧性的东西缩小,你要把‘人’的东西放大。如果有人要是错了,把‘主持’放大,把‘人’缩小的话,你会接受吗?那既然你不接受的东西,它会好吗?”[⑧]
《新闻周刊》制片人王力军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这样评价白岩松,他说:“白岩松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主持人,还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在现实社会中空想家很多,但能够把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很少,而白岩松在新闻界就属于这样的人。白岩松很强调做人,他性情中的直率在节目中会流露出来,他是个感性的人,做节目跟在生活中都是这样,为父、为夫、为子都很好,很真诚。……他最可贵的一点就是很多年来一直保持他一贯的风格,坚守自己的价值判断,不会因为外界的批评非议而改变转型。”[⑨]
关于这一点,中国传媒大学吴郁教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说道:“我觉得他是一以贯之的,不是说到了《新闻周刊》才怎么样,他的整个的形象风格,从一开始去《东方时空》至今,并没有特别大的扭转或者改变,……尽量让自己的话语能够禁得起琢磨,能留下对人有一定影响的只言片语,虽然他在追求中有时难免显得雕琢痕迹重啊,或者有点过,要知道,真正达到无雕琢痕迹的境界太难了,那是大师级的,但是我觉得他走的路线还是对的。”[⑩]
3.2. 新闻深度的追寻
白岩松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新闻不是一种外表的态度,是一种内在的深度。”[⑪]
如何追寻新闻的“内在深度”?白岩松曾经打过这么一个比方[⑫],把独家新闻比作是天安门广场上的一袋面粉,哪家新闻媒体跑得快,把面粉抢回家,哪家媒体就是赢家,就拥有了独家新闻。一点儿都不夸张的比喻,今天我们再来看这袋子面粉,我们会发现即使你慢条斯理地去,都会有一袋属于你。
在今天这样一个新闻资讯迅速膨胀爆炸的时代,独家新闻的概念早已被颠覆。对于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你会以怎样的思考面对大家都在共享的一个新闻素材,你将以怎样的态度和语言让别人感觉自己不是老生常谈呢?
要在一个新闻共享的时代里制造独家新闻,就是要从独家的角度、独家的表达和独家的深度上去下手努力。
3.2.1 追求有深度的采访
白岩松作为一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有一套独特的思维模式,他的采访风格也有其独特之处,比如,他善于利用被采访者的话语进行发问。在《岩松看台湾》节目中,他在采访连战并在问及“党主席之争”问题时巧妙地利用了连战的发言,他问道:“我也注意到您这两天说的话,您说不管王金平先生也好,还是马英九先生也好,他们无论谁最后赢了,都应该赢出风范来,输者也应该有输者的风范,另外您对他们的期待又是什么?”这样就成功地引出了连战对“党主席之争”的看法:“……两岸的关系一定要有正确的坚持,同时要有积极的作为,因为这个是我们大家所公认的基本的问题,不是表象的问题,不是应该回避的问题,更是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所以我们也知道,有人是在利用这种所谓冲突、敌意,来制造选举时候的事端,这种用心大家也都很了解,但是我们要真正坚持的就是走对的路,促进两岸真正的一个和平、互惠、互助、双赢,走向未来。”[⑬]
白岩松的采访很少就事论事,他往往是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透过事物的表层看本质,为观众提供一个大背景,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用理性的目光透视事物。这就是白岩松有深度的采访。
2005年“两会”期间,一个女性的身影成为中国政坛瞩目的焦点,她就是宋秀岩。在女性官员仍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的现有政治权力格局中,她以高票当选为西部大省青海省的行政一把手,成为中国省级行政区里当时唯一的女省长。在《新闻会客厅》节目里,白岩松对她进行了专访[⑭]。
在这个专访中,白岩松采用了他一贯善用的方法,即通过讲故事、刻画细节引出采访。在节目中,他用一封信引出宋秀岩,也通过这件事情引出宋秀岩的个人魅力,还通过这一点,引出第一个话题,即:“我们看到一个字眼是青海必须去面对的,就是相当大比例的人生活并不富裕,经济发展的情况还不是太靠前。谈到贫困这两个字,作为青海省长,您的感触是不是最深了?”可以说,白岩松的构思是巧妙的,一箭三雕。一封书信告诉我们一个信息:贫穷!青海依然没有摆脱贫困,对于省长来说这是很严峻的事情,如何做?原因在哪儿?希望在哪儿?优势又在哪儿?这一串的问题组成了白岩松采访的思维模式。在谈到宋秀岩的角色问题时,他还特地做了一个题板,让宋秀岩来选择,从对四位政界女人(即撒切尔夫人、赖斯、阿罗约、季莫申科)的倾向中表现出了她自己作为女人的一面,包括围裙的展示,让人们对一个政界女强人有了全方位的认识。采访是成功的,采访背后的思维模式也是白氏独有的。
3.2.2 解读新闻的独特视角
如何从独家的角度、独家的表达来制造独家新闻呢?
曾任《新闻周刊》制片人的张巍指出,白岩松对新闻的判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他在把语言逻辑置换成事实逻辑时,有时虽然有些偏差的,但更多的时候他会激发你的创作灵感,这对于其他编导来说也是很有益的。[⑮]
那么,白岩松是如何用特殊的视角来构思语言的呢?我们来看看2006年9月23日播出的《新闻周刊》中的一段评论:
在本周SKⅡ化妆品是一个热点,先是有不合格成分被查出,最后演变为SKⅡ全面退出中国市场,直至将来一切符合规定。按理说这一切进行得很正常,处理和出台政策很迅速,其中有一个细节有点耐人寻味。在SKⅡ被查出有违禁成分之后,几位曾经为SKⅡ作过形象代言的女明星们纷纷跳到前台,宣布将继续使用SKⅡ。这样的举动很像是拿了人家钱财要替人消灾。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反正因SKⅡ形象代言挣了广告费,这次人家出事了我一定得仗义呀。但是如果仅仅是个人行为,你用砒霜做化妆品都没人管,但是SKⅡ已经被证明有问题,这几位明星仍然是挺身而出,就不再是个人行为了,而是对公众的误导。这样的举动是否违反公德之心?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2006年,关于SKⅡ的确有太多的评论,按照常理主持人会在节目中对这一事件本身做一些相关评论,白岩松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在SKⅡ的质量问题上,而是从明星形象代言的角度出发,引出个人行为与公众行为这两个关注点让人思索。白岩松语言视角的独特还不只这些,在引出节目内容上,他的语言设计得也是丝丝入扣,入手处新颖别致。比如,2006年7月29日播出的《新闻周刊》的开场白:
如果要问最近效率低又给乘客添麻烦的机场,可能好多人马上会提出是北京机场。这些日子由于航班太多,乘客经常要坐进飞机之后,由于要等起飞的指令而在跑道上呆着,一呆就是一两个小时。一问原因,人家一句:“忙,要筹备奥运,那不是在修新机场吗?等奥运开了就好办了。”于是你这一两个小时就耽误进去了,你还不能说什么,乘客自然怨气就特别多。但是这还真不是最痛苦的,由于机场高速修路出现从早到晚的堵车,于是每天有很多的乘客因为被堵在路上而赶不上飞机,与这些乘客相比你在飞机里排队就幸福得多了,起码你耽误点儿功夫还能走。但是这糟糕的局面的背后还有很多被人们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最近很多乘客提出置疑,高速公路修路造成了堵车,为什么10块钱的高速公路费还要照收呢?问得好,是不是应该有人来回答回答解释解释呢?
白岩松在节目中的开场白往往出人意料,因为他最初说的和节目的重点往往不是一回事,但却丝毫没有赘余之感。就像这期节目,这些都是要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一条一条理清楚了,白岩松就能够用这样一条线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把一颗颗珠子串成一条精致的项链。
谈到白岩松的独特视角,吴郁老师指出[⑯],我比较喜欢他的思维,他的一些比较独特的东西,虽然大家都议论过了,然而他在议论的时候他会有一些新的角度,一些新的观点。例如,“隐私热”的问题曾经一度在报纸上、广播里、电视里都在评说,大家都在讨论。可白岩松说出来的就不一样。他说,“这件事情我想到了四点:一点进步、一点怀疑、一点反思、一个应该”。首先,“一点进步”实际上是他纵向思维的结果,他说过去人哪能有隐私啊,这个观点没有人说过;第二个观点就是“一点怀疑”,商业化重金稿酬的引诱之下还有多少真实性的问题;第三是“反思”,这是横向比较,他的意思是人类社会人们都会有隐私,不管你是私人生活方面的还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都会有隐私,即不方便跟别人说的。这对人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在国外也有。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有社会救助系统、心理医生什么的。另外,关于反思,实际上还有一点,即:我们每一个关心隐私、去买了隐私书的人,和书商共同炒出了“隐私热”!最后他另辟蹊径,也是围绕着当时反腐中心来说的:有些人他们实际上就不该有隐私,正常的隐私应该去保护它,尽量让他得到很健康的人格,有的人(比如贪官、权钱交易的)就应该让他们的隐私暴露出来。你说,这种东西他是在做文字游戏吗?不是文字游戏,确实很有道理。那为什么别人没有想出来而他想出来了?我就觉得他是一个很用心的人,他不是一个玩技巧的人,所以我对他这点一直是非常肯定的。
换个视角来做新闻是白岩松惯常使用的方法,比如硬性的新闻可以做得很人性化很软化。白岩松及其团队曾经成功地软化过一次硬新闻,即“中共中央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其软化的突破口是一首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因为这首歌是二十年前第一次唱响,而十六大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二十年的概念,所以找到这首歌,硬性的新闻就立即软化下来。
软化之后,还要找一个载体来表达出来,最后栏目组找到了国家统计局的副局长。二十年前,他唱着这首歌离开校园,而现在他是国家统计局的副局长,同时又是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整个节目就是以他二十年前的照片,和在校园里唱这首歌的回忆,以及对未来二十年的设想。这位统计局长从农村走出来,分到北京工作,又担任统计局副局长,他针对十六大去畅想二十年后的事情,一下子让十六大的表达没有任何的说教意味,也没有任何让人觉得枯燥的东西。节目把一个人的命运完全嵌入到十六大中,把十六大这个硬性新闻彻底软化。
3.2.3 演绎“一个人的死亡”更牵动人心
如前所述,做媒体,不能忽视受众的感受。观众打开电视机,遥控器在自己手里握着,开始在各个频道之间做选择。什么样的新闻什么样的节目能让他停留?答案只有两个字“不同”。相同的东西会让人用遥控器一带而过,只有“不同”才能吸引住他们的眼球。
《纽约时报》有一句名言:“一千万人的死亡是一个数字,而一个人的死亡是一个悲剧”。这句话很得白岩松的喜欢,虽然听起来有些残酷,但对于受众来说,如果他听到哪儿哪儿死了一千万人,激起的涟漪并不是很大,毕竟这只是一个数字概念。就像我们回忆二战,回忆起前苏联死伤两千多万人的时候,大家的表情最多是惊讶;可是当我们提到舒娅和卓拉,提到了具体的某个人,他们家的男人一个个走上战场,却又一个个牺牲在战场上,他们的母亲如何面对孩子的骨灰被送回来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和面对两千万的数字概念完全不一样了,有种触目惊心的痛。
这个理念被用在媒体中,用在新闻节目中,对我们的借鉴也是非常大的。白岩松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鲜明的。他说过这么一件事情: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报了一条当时体育界的最大新闻——“中国开始采用更严厉的兴奋剂检测方法,由过去尿检改为血检。”很多人在这条严格的检查中失去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连白岩松采访过的两个冲击金牌的强有力选手都因检测不合格而退场。这个消息在当时全世界体坛上曾经引起了巨大的振荡。给他震撼和启示的不是这件事情本身如何如何,而是我们的新闻媒体和澳大利亚的新闻媒体不同的播报方式带来的巨大反差让白岩松开始了思考。
套用《纽约时报》的那句名言,那么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只是 “一千万人死亡的数字”。报道上来就是:什么时候,国家体育总局在哪儿召开了全体大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强调我们要参加一届最干净的奥运会,规定了哪些内容,有哪些运动员因为不符合规定而如何如何。的确,这条新闻把重点、要点全部表达清楚了,但这些就足够了么?能给观众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么?白岩松同时也提到了澳大利亚七频道对这个事情的报道。他们在一开始是把镜头给了一个收拾行李的运动员,介绍他的情况,并且特别强调再有几天他就要在悉尼的奥运赛场上参加比赛了,他的对手都知道他是金牌最强有力的冲击者,可这一切在今天已经都不可能了。他在下午被通知血检当中兴奋剂指标不合格,将要离开了。接着他们才去表达新闻的要点,结尾的时候又回来,画外音说这是他一周之内第二次收拾行李,上次是为悉尼做准备,并不复杂,而这次他的心情很复杂,因为他不知道这次离开还能否再回来,不知道四年之后的奥运和他会不会有关系,新闻到此结束了。
他们的新闻演绎的是“一个人的死亡”,显然更牵动人心。因为他们把人物的命运放在了新闻当中,让观众感觉到他们不是为了做新闻而做新闻,观众在看的时候也不仅仅是为了看新闻而看新闻了。新闻在这里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这样做新闻的理念,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让我们意识到,其实在很多时候,对于已知的事情,人们想得到的并不是“一千万的数字”,而是“一个人死亡”的那种悲剧般的震撼。[⑰]
3.2.4 “用新方法拍老电影”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合适的机会去凸显“一个人死亡的悲剧力量”,特别是在新闻节目中。那么在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的时候,怎么能把新闻做得有滋有味?
在好莱坞电影史上,票房排在第一位的是一部老套到相当程度的电影《泰坦尼克号》。说它老套,是因为富家女爱上穷小子的故事实在是用得太滥了,甚至在我国的古典名著里都可以看到杰克和露丝的影子。《泰坦尼克号》不过是一个“公子小姐后花园,卿卿我我把情谈”的美国版而已,而且他们的“后花园”被安排在了当时的世界顶极邮轮上。头等舱的小姐露丝偶遇下等舱的公子杰克,杰克的才情、杰克的活力给了生活压抑的露丝希望,于是他们相识、相爱。一场海难断送了这段爱情故事,也让它更加地荡气回肠。其实在这之前已经有过几次关于泰坦尼克的拍摄了,只有这次把故事演绎到了极致。为什么?导演是如何用新方法拍这个老套到掉牙的电影的?因为它动用了一切现代化的方法来包装故事,电脑特技的使用把这艘巨轮的沉没演绎得惟妙惟肖。电影开头用了纪录片的方式,拍摄制组接近泰坦尼克的残骸,让观众提前进入到一种情境中,再加上当时最炙手火热的明星,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成就了一部商业电影史上的奇迹。
白岩松非常赞同“用新方法拍老电影”,在他看来,今天,一个成功的电影导演不仅是能够挖掘新意,拍出新电影的天才,同时还要能够开创新的角度利用新的手段,包装出旧故事的奇才。作为制片人,白岩松越来越感觉到在整个新闻的运作过程中,这种“奇才”的深刻含义。德国世界杯期间,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世界杯的赛况。足球比赛对于媒体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老故事”了。以往那么多的比赛,那么多的报道,如何能够让这次的世界杯报道脱颖而出?你用《激情世界杯》,我就用《欢乐世界杯》;你来实况转播,我用现场报道;你做球星档案,我就做个球星专访……
在今天这个信息共享的时代,独家新闻已经不算什么了,要吸引人就要找新闻的卖点。以《新闻周刊》为例,我们知道,《新闻周刊》节目里面的新闻已经不再那么新了,如何找卖点?一要有全新的角度,二要有挖掘的深度。别人说过的话不能再重复,这是新闻节目的一个原则。同样的内容,可以借用别人的话语做台阶,向更深层次里挖掘。三峡并网发电了,这是个大事,很多媒体都在关注,于是大家都播报了这则消息。我们也想说这个事情,怎么来吸引观众继续看呢?这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节目进行新的深化,提出新的看法,把第二落点变成第一落点,把旧闻变成新闻。2003年8月9日播出的《新闻周刊》“本周人物”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安乐死的。以往人们提到安乐死,总是要把它和法律、道德、伦理等联系在一起,做出来的节目难免有说教的意味。白岩松则选取了一个很典型的人,即王明成,17年前因为帮助母亲安乐死而被告上法庭,最后被判刑;17年之后,深患绝症的他想要安乐死却不得,最后在痛苦中离去。王明成的经历,纠缠了十几年,中国人对安乐死的态度和看法依然在徘徊不定。结尾是王明成去世,镜头刚好拍到哗哗的大雨。就是这么一件算不上新闻的新闻,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勾连起观众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勾起人们对这件事情的感触。深度出来了,内容也跟着翻新了。[⑱]
4 白岩松的评论特色
谈及白岩松的新闻评论特色,吴郁曾有这样的评价:“白岩松的评论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分析透彻,见解独到,入木三分。”[⑲]接下来,我们以《新闻周刊》为例,来揭示“白岩松式的评论”。
这是2005年11月19日播出的《新闻周刊》之“本周视点”《中国的选择,世界的机遇》:
很多年前,拿破仑针对中国曾经有一个影响深远的判断,东方的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哪天醒来,中国将震惊世界。然而说过这话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国依然处于沉睡的状态,因此人们也就把拿破仑的这句话当作玩笑式的预言来看待。然而经过20多年的改革,人们突然发现,拿破仑是有远见的,因为东方的中国这头睡狮终于醒来,而且醒来之后的确非常精神,甚至越来越精神,于是世界真的震惊了。但这种震惊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反映,比如中国威胁论就是其中的一种,他们拿拿破仑的话说,狮子是会咬人,但我们解释,我们不会咬人。可人家又反过来说,你说不咬人,可狮子却拥有咬人的能力啊,这个时候进一步地给予解释也就显得非常的必要。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平发展成为中国阐释自己发展理念的最好概括,比如胡锦涛在英德的讲话,就在欧洲主流阶层得到相当大的认同,但是转变一些看法,还是需要时间的。
该例引用了拿破仑的一个预言,并根据意图不失时机地以此作比,化抽象为形象,生动明了,效果远胜于长篇大论的空洞阐释。
可见,如何在节目中化抽象为形象,进而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显得十分重要。例如,2008年10月17日18点档的《直击华尔街风暴》中,主持人在谈到什么是经济危机时就曾有一段十分独特的表述,即:“首先来算笔账:如果你去年买了1000美元达美航空的股票,你今年只能剩下49美元。如果是AIG股票,你剩下的会不足15美元。如果是房利美的股票,你最初的1000美元只能剩下2块5。但是,如果你一年前买了1000美元的啤酒,喝光了它们,然后把喝剩的易拉罐送去回收站,你最后能换回214美元。……”这一段可谓是化抽象为形象的比较典型的例子。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2005年12月24日播出的《新闻周刊》之“本周视点”《平价医院》:
当我们在关注平价医院这样的新闻的时候,550万天价药费的事件似乎还隐隐地在我们面前环绕,这样两个反差极强的新闻同样引起关注,就是因为我们关注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因为这两点,正是幸福的保障。买不买得起房,上什么样的学,其实对人生来说都不如看不看得起病那么让人提心吊胆。一位老中医对我讲过,健康是1,事业、婚姻、财富、名气是后面的0,只要健康的这个1在,后面的0越多,你的人生的数就越大、越成功,一旦健康的“1”没了,后边不管你有多少“0”,你的人生都是“0”,说得真好,所以我一直记着。但今天又多了一层想法,老中医说的只是个体,但是它只是个体吗?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不是也同样如此呢?即使我们的GDP真的排到了世界第一,但依然有四分之一的人没钱看病扛着,我们幸福吗?
可以看出这则评论综合运用了多种语言武器,首先将两个性质截然相反的新闻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反差和对照,引发思考,并从受众的角度做出解释,激起共鸣,接着引用老中医的一段经典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连用几个反问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联想深化到更大意义和更高境界,的确是棋高一着。
人们常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反映,语言上的特点同时也折射出思维上的一些特质。我们透过这些闪耀着理性光辉的评论语言就不难看出主持人白岩松的某些思维特点。例如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来观察、思考问题,因而看问题的视角和思考的深度也就会与众不同等。
白岩松解析新闻话题的独特视角在2008年3月24日开播的《新闻1+1》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2010年4月2日播出的《新闻1+1》的标题为“死不起?”,而几天之后的4月8日播出的节目标题则是“难道又要老不起?”,前后的评论相呼应,可见其在评论的独特风格上所下的功夫[⑳]。我们来看一段4月2日节目中的评论:“它其实背后跟中国传统的这种面对死亡的文化是紧密相关的。……当出现亲人死亡的时候哭天抢地,而且往往有时候孝子要通过多花钱来体现自己的孝顺,就好像要毕其功于一役,把所有的幸福、孝顺等等,全部浓缩在我要给他办一个厚厚的丧事上,正好让那些想挣你钱的人钻了大大的空子,你以为你花了16000元或者18000元钱,给父母或者离去的亲人买了一个那么好的骨灰盒,其实成本价才200多元,他利用的就是你传统文化中间的这种心理。”
另外,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他能从人性的角度去透视某些颇有争议的问题,充满了人文关怀精神和平等意识,能够时常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这也是一个媒体人抑或是新闻人身上应当具备的品质。
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2006年8月26日播出的《新闻周刊》的结尾:
下周由于拥有9月1号绝对的开学高峰,而很多高校也自然地进入到开学的高峰期。我相信一定会有众多媒体人去高校捕捉家长送孩子的新闻。有人发出让年轻人学会独立、家长不必千里相送的评论。这些做法这些话都没错,但是换一个角度,如果多一份理解,似乎也应当。孩子上大学自然是每一个家庭当中的大事。独生子女时代,孩子上学也是父母对孩子情感付出的必然时刻,也有一种依依不舍在其中,再加上生活的确比过去好了些,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借此出来转两天也应当。所以,多份理解、少些刻薄,多些帮助、少些猎奇似乎会更好。尤其希望学校及其周边一些有条件的部门也能多想想办法,让外地来的家长不至于睡操场,那是最好的,毕竟天已经凉了。
白岩松是在和我们讲一个道理,关于孩子上大学究竟该不该让大人来送?如果是一板一眼地说理,作为观众的我们肯定不乐意。因此,作为主持人,白岩松在语言把握上很有分寸。他没有把话说得很绝对,没有明确地反对,甚至还提出了要人们对这件事多份关心和理解,用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观众的思维。正如美国《华尔街日报》资深头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尔告诉我们的经验之谈:“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21]
[①] 陆锡初. 节目主持人的点评议论艺术[J]. 现代传播, 1998, 4.
[②] 央视记者百态:白岩松、水均益讲述各自记者生涯[N]. 北京晚报, 转引自2005年11月9日人民网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3841858.html.
[③] 自2007年初开始,《中国周刊》更名为《新闻周刊》。
[④] 央视记者百态:白岩松、水均益讲述各自记者生涯[N]. 北京晚报, 转引自2005年11月9日人民网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3841858.html.
[⑤] 吴虹飞. 电视“老人”白岩松[J]. 南方人物周刊, 2007, 19.
[⑥] 邹煜, 马力, 夏中南. 追寻新闻的深度——白岩松与《新闻周刊》[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11: 242.
[⑦] 白岩松. 我们能走多远——关于主持人话题的胡思乱想[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 1.
[⑧] 邹煜, 马力, 夏中南. 追寻新闻的深度——白岩松与《新闻周刊》[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11: 212.
[⑨] 邹煜, 马力, 夏中南. 追寻新闻的深度——白岩松与《新闻周刊》[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11: 232.
[⑩] 邹煜, 马力, 夏中南. 追寻新闻的深度——白岩松与《新闻周刊》[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11: 238.
[⑪] 邹煜, 马力, 夏中南. 追寻新闻的深度——白岩松与《新闻周刊》[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11: 213.
[⑫] 白岩松. 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试论主持人的生存背景[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8, 5.
[⑬] 白岩松等. 岩松看台湾[M]. 九州出版社, 2005: 14.
[⑭] 详见2005年3月7日央视播出的《新闻会客厅》。
[⑮]邹煜, 马力, 夏中南. 追寻新闻的深度——白岩松与《新闻周刊》[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11: 228.
[⑯] 邹煜, 马力, 夏中南. 追寻新闻的深度——白岩松与《新闻周刊》[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11: 239.
[⑰] 参见白岩松在2004年6月底7月初的“首届中国电视十大名栏目名主持讲坛”上的主题演讲,引用时有删节。
[⑱] 转引自白岩松在2004年6月底7月初的“首届中国电视十大名栏目名主持讲坛”上的主题演讲,引用时有删节。
[⑲] 吴郁. 听听白岩松要对我们说什么——评《面对面》中的白岩松[J]. 电视研究, 1997, 4.
[⑳] 申鹤. 《新闻1+1》的新闻评论特点. 青年记者, 2010年8月下.
[21] [美] 威廉·E·布隆代尔著, 徐扬译.《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6: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