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真黑!上个月哥我花费7000多买了个某某手表!我弟在网上也买了个,才300多还包邮。用刀试了试,一点划痕没有!买表就去http://……”昨天,以“商场真黑”开头,网购链接结尾的微博广告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因为其中都有哥哥在实体店购物吃亏、弟弟网购则物美价廉的雷同格式,不少网民称之为“哥俩体”。
微博营销本不新鲜,微广告引发关注,也并非因为批评“商场真黑”又准又恨。“哥俩体”蹿红是因为有消费者发现,“粉丝”众多的知名微博账户发布的“哥俩体”指向的商品是假货。从“僵尸粉”泛滥,到广告渗透,再到如今成为吆喝假货的“哥俩体”,微博平台哪出了问题,作为“新媒体”又该如何维护诚信?
网购假货如何渗入微博广告
因为相信某些知名微博账户发布的广告,消费者买到网购商家定义的“非正品”疑似假货。昨天,“知名微博账户发布假货广告”登上了不少媒介社会新闻的头条。小到墨镜、衣服,大到家具、电器,“哥俩体”几乎成了“格式广告”。相信“哥俩体”而买商品后,很多人发现质量不尽如人意,无法和正品相比。在对所谓“正品”进行防伪验证时,则遭遇“查无此货”的尴尬。投诉到商家,对方则辩称不是假货,是“非正品”。
很多人相信“哥俩体”是因为发布者微博账户的名气不小。据悉,发布虚假广告信息的是一些冠以“微博达人”的非认证账户。尽管他们中大多数不是名人名家,但是这些草根博主并不输人气,“粉丝”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而从微博账户名称来看,大多主打某一专门领域,比如“经典语录”、“潮流顾问”、“创意家居”等。有意思的是,账户名称虽然专业指向明确,但其发布的广告信息却无所不包。
记者发现,锁定“电影”、“旅游”、“汽车”的“某某时尚”微博达人拥有15万“粉丝”。其账户在6月6日至7日中午期间,共原创和转发了20多条微博。其中一半是拖着“点击链接”尾巴的“哥俩体”,而这些链接无一不是指向网购商城。进入账户指向的网购商城,“一折”、“三折”、“支持验货”、“无条件退货”的弹出广告令人应接不暇。而在业内人士眼中,所谓支持验货和退货不过是商家玩的把戏。通过知名微博账户发布广告,覆盖面很广,点击网购链接的网民基数很大。即便是有人退货,庞大的基数也能让商家“跑赢概率”;而即便验货退货,只要十分之三的买家上当就能赚钱。
有多少知名微博是营销项目
知名微博利用知名度做微营销,甚至为假货吆喝,背后的驱动力无疑是经济利益。冠以微博达人的不少草根账户背后还有更深的商业玄机。业内人士透露,很多知名微博达人账户,如“某某搞笑排行榜”、“某某奇闻轶事”、“某某冷笑话”等,都有运营公司支持。有的运营公司甚至经营着上百个草根微博,无论知名与否,都是为了发布广告。
不少看似以“吃喝玩乐”为主题的微博,在设置之初就有“商业企图”。利用微博直接面对消费者发布信息的模式,网络营销公司分门别类注册一批关注主题不同的账户。注册后,公司会运营维护账户,根据主题及时更新内容。比如以“摄影”为主题的微博账户,就会原创或转发业内动态、拍摄技巧、网友作品;“街拍”微博则上传大量全球各大城市的时尚街拍,让网友看到最新的街头流行。由此这些账户渐渐积累了人气。而关注某一主题微博的“粉丝”往往就是对某一主题兴趣最浓的人群,他们被视为最有可能消费的潜在客户。当这些账户的“粉丝”数量到达一定规模后,自然就会有广告客户找上门来。据悉,知名微博转发一条产品推荐即可获利数百元甚至数千元。而新浪微博“粉丝”数量百万级的某知名草根账户,不仅有公司运作,还获得了投资公司的注资。
不过,随着微营销竞争日趋激烈和微博管理的收紧,不少广告微博渐渐失去了经营维护的耐心。不久前,不少网民发现不同主题的知名微博互相转发引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幽默”主题转发“衣着”主题,“衣着”主题转发“餐饮”主题,在“跨领域”转发中,很多都是拖着链接尾巴的广告。而眼下的“哥俩体”开始为假货吆喝的做法,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微博营销出现疲态。
一位网民给某知名微博的留言,不仅给微博管理者敲响警钟,也预示“哥俩体”将迅速死亡:“看来微博打假将很快成为流行。哪些叫卖假货的知名草根是一家公司的?然后一锅端掉,不仅解闷而且解气。” (首席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