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惠大爷”受质疑仍发卡 网友:谁动了我们的信任

  发放卡片时,有行人质疑其炒作而拒收;媒体来访时,因为人多堵路又被保安请进值班室……记者近日在地铁四惠站采访时发现,虽然饱受质疑,但“四惠大爷”依然坚持每天发放感谢卡。

  在网友看来,如果“四惠大爷”收报纸送感谢卡真的沾上了“炒作”,最真诚的感谢也打了折扣。网友感叹,究竟是谁动了我们的信任与感动?

  现场:有人拒收感谢卡

  端午节前的一个早高峰,记者来到地铁四惠站D口。“四惠大爷”一如既往守在这里收报纸。整个早高峰,不时有行人过来,主动把看过的报纸送给“四惠大爷”。但对他递上的感谢卡,有的人看也不看,扭头就走。一对男女走过,不屑地表示,“这就是炒作,现在有人专门炒作。”

  “四惠大爷”6月5日发出了第一张感谢卡,当天下午,就上了微博并被大量转发,“四惠大爷”火了。但质疑声也随之传来。“贺卡都是印刷的,肯定有人在背后帮他策划这件事。”

  求证:有没有幕后推手?

  神秘的黑衣女性经纪人说、公益微电影《全家福》的宣传手段说……各种关于“四惠大爷”系炒作的猜测在微博上传播。

  微电影宣传说

  有网友爆料:让人“泪奔”的感谢卡,其实是公益微电影《全家福》剧组代为制作的,“四惠大爷”参演了这部微电影。

  对此,《全家福》制片人张大方表示,他已在四惠上班五六年了,“四惠大爷”确由他挖掘并参演了微电影,而感谢卡上的话,正是从片场传开的,是实实在在的“大爷语录”,由在片场工作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志愿者记录并制作成了卡片。

  “这是一部公益微电影,没有商业诉求,再说我们只负责拍摄,剧组连宣传部门或专门的宣传人员都没有。”张大方否认炒作。

  黑衣女经纪人说

  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四惠大爷”身后有一位神秘的黑衣女性,被怀疑是大爷的经纪人。记者采访得知,这位女士其实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志愿者李女士。公益微电影《全家福》正是由妇基会发起拍摄的。

  “担心媒体的‘长枪短炮’吓到老人,妇基会就派我来帮忙。”李女士也否认炒作。

  微博运营炒作说

 让很多人对“四惠大爷”心生怀疑的,还有最先发布“四惠大爷”消息并在短时间里连续转发的新浪微博博主“孙云蕾女士”。

  记者给“孙云蕾女士”发送私信询问相关问题。对方回信表示,“没什么好讲的,就是随手发了一条微博,然后就莫名其妙火了。”

  为什么连续转发自己的微博?她说:“我一看这么多人@我,很兴奋啊,就把他们都转到我的页面了。留作纪念啊,这有什么问题吗?”

  “孙云蕾女士”的微博签名引起记者注意,签名最早是“某联播传媒微博运营主管”,媒体质疑后,签名改为“一个北漂的草根微博爱好者”。目前,该微博的签名是“一个傻瓜”。至于自己的真实信息,她并不愿意透露。

  网友:感动不能打折

  “卡片是不是别人代写的,这没关系,反正那些话看着挺温暖的。再说大爷在这儿收报纸有些日子了,他自己肯定不是炒作的。”两位在四惠上班的年轻姑娘小李和小刘,力挺“四惠大爷”。

  还有一些看了微电影《全家福》的观众直言,这部电影传达了回归家庭、关爱老人的积极价值。就算“四惠大爷”的事是策划的,也是为了传递正能量。“充满积极意义的炒作,比那些无下限的恶俗炒作可爱一万倍!”

 可还是有人认为,发放感谢卡应该是出于最本能的意愿表达,一旦掺杂了电影宣传和微博的运营推动,对于接受感谢卡的人来说,这种感谢就打了折扣。

  专家:质疑是一种进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刘海龙认为,公众浏览网络信息时,怀疑其是不是炒作,这种现象很正常。他表示,近年来炒作事件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使公众提高了警惕,这种质疑其实是一种进步。

  怀疑会不会让大家不再彼此信任?“关键在于怎么澄清,有透明的渠道,能把事情解释清楚,质疑自然也就消除了。”在刘海龙看来,杜绝炒作的最好办法,就是充分而真诚的沟通。(记者侯莎莎 王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