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范式下的朗诵审美多元化
柴芦径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范式是指我们在接触、感受、理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时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集合,是一种公认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之道为内核,融合了道家的慈柔之道、佛家的慈悲之道,其内涵强调“天人合一”、“持中贵和”、“和而不同”、“物我相忘”等。
本文从目前存在于朗诵创作中的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相割裂的现象入手,着重阐述朗诵审美多元化的思想源起和理论基础,即马克思的“总体论”观点和中国传统文化范式的内涵。审美多元化从普及朗诵艺术表达开始。成为大众文化生活中常态存在的朗诵,不能降低审美标准;要成为一场艺术信息共享的对话,怡情、悦神、载道的精神共建。
【关键词】 朗诵 传统文化 文化范式 审美 多元化
Diversified Esthetic Experience of Recitation Performing under the Paradig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hai Luj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ree instances in which the practice of recitation performing is alienated from the paradig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also addresses an intellectual origin and a theoretical base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sthetics of the recitation arts, namely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an “holism” and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sthetics of recitation arts grows ou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recitation performing arts. However, the recitation performing practice, which has already become one of the mass cultural activities, should not lower its esthetic standards. Rather it should be created as a constructive dialogue of artistic information, and also a channel of emotional tranquilization, spiritual enjoyment, and moral conveyance.
Key Words: Recitation Perform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Paradigm, Esthetical Practice, Diversification
朗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之一,朗诵一方面传达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变迁和创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范式的涵义
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西方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和裹挟,在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领域都面临“路向何处去”的迷茫和困境。唯独在朗诵领域,创作主体大多倾向选择写作方式传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文本,比如诗歌(大部分古诗和部分现代诗)、散文、小说、戏剧,等等。朗诵的特点决定了那些形式过于自由、不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意象过于隐晦、辞藻过于佶屈聱牙的深受西方文化思潮影响的现当代文字作品,很少被选为朗诵文本。
中国传统文化范式是指我们在接触、感受、理解、研究、学习、表达、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时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集合,是一种被公认和遵从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之道为内核,融合了道家的慈柔之道、佛家的慈悲之道,其内涵强调“天人合一”、“持中贵和”、“和而不同”、“物我相忘”等等。传播传统文化的朗诵所要追求的美学境界也应当与其精神实质相一致,践证费孝通先生在论述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和现实意义时提出的著名16字原则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
二、朗诵审美多元化道路上出现的问题
“持中贵和”、“和而不同”不仅是朗诵的美学追求,更应该落实在朗诵的语态和技巧的处理上。但是当下的朗诵创作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和问题,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相割裂。
(一)内心经验粗陋苍白,思维固执保守,难以贴合与驾驭丰富灵动的经典作品。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个体内心经验的形成和表达是个巨大的挑战。面对想象丰沛、意象高妙、哲思深邃的经典作品,很多人会产生捉襟见肘、力有不逮的窘迫感。继而有人会偷换创作本意,以私人化的内心经验阐释传统文化范式中的典型体验,这是思维狭隘保守的表现,最大的弊处在于暴露自身不足、难以形成艺术沟通;戕害朗诵文本原旨,传播片面艺术信息,误导听众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趣味。
(二)表达矫饰虚张声势,情声气呆板刻意,不能与听众声气相投,产生共感共鸣。
有人认为朗诵是夸张的语言表达艺术。假如夸张只是徒有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的话语外壳,而欠缺具体细腻的真情实感,则难以击中听众内心的柔软之处。此外,表达矫饰表面上看起来是真情实感的缺失、表达技巧的滥用,本质上具有以“小我”为中心的、忽视听众体验的单向沟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创作主体意识的盲目膨胀,是潜意识中对听众权利的漠视。
(三)缺乏真诚的创作意图,以多种辅助手段取悦听众,消解朗诵本身的魅力。
受众意识在文化艺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自明,当备受创作主体的关注。但是在实践中有些观念上的误区导致朗诵成为只重剧场效果、取悦听众的表演形式。舞台美术、多媒体效果呈现、非语言表达等手段的分量和运用假如不适当,不但侵占了语言表达的空间,更淡化了语言表达的功力和魅力。即使获得看似热闹的现场效果,对语言表达功力的锤炼、对朗诵审美境界的提升都不会起到实质的推动。
三、朗诵审美多元化的思想源起与内涵
本文论述朗诵审美多元化的思想源起主要有两点,从西方哲学主体论和中国传统文化范式角度考察朗诵审美多元化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总体论”观点。
马克思强调“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总体必须具现、演化为个体,由个体的不断形成与相互作用而走向自身,而个体只能是总体中的个体,是总体内各要素共同制约的结果。其要旨是总体中的个体须得到尊重和重视。这里所谓的个体是指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个体[3]。个体与总体的关系以及个体在总体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使个体在朗诵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找到了理论的根据。
(二)中国传统文化范式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范式强调天人合一、顺天应人。自然、参错、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处理朗诵文本时,朗诵者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自然、参错、中和的审美境界,是在传统文化浸润、熏陶下的自觉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总体性的框架下,审美多元化的前提产生于以下几点。
1.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多元化。
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明史悠久的中华大地上,始终盛行以汉民族为文化中心的中原文化,但中国文化绝不是纯粹的汉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战争、外交、通婚等人类社会活动导致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甚至融汇了大量来自“中土”之外的异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开放包容的特性也是因此形成并传承至今的。文化多元化的源流势必带来审美多元化的情态。
2.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
“声一无听,物无一文”,“和”本身就意味着多元存在和呈现。因“和”而有不同,才能产生“和谐”的可能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伟大的人文精神。
3.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呈现多元化情态。
能够进入朗诵视域的文本形式多样,比如诗(古体诗、现代诗)、词、歌、赋、散曲、戏剧、散文、小说、评书、民谣、史诗等,不同的文体体现着不同的艺术经验的活化,使朗诵创作的多元化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4.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阐释有多元化诉求。
我国近现代的改革开放,使域外文化从更多的渠道、以更多的形式进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与之发生化合反应,自身发生变化,一方面核心价值观以稳定的形态依然存在,一方面更多的交融文化、边缘文化和亚文化出现,使得国人反观传统文化时具有了差异化视角,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领悟具有了不同的角度和层次。
伴随着经济发展,当前强势的西方文化对我国听众的文化结构产生深刻影响,象征主义、符号学、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哲学思潮将文化艺术的表达和审美像钟摆一样,从体验的一头牵引到形式的一头,而后又向“中途”靠拢。标举形式又不拒斥体验是现代审美的口号,为听众欣赏艺术表达提供了一条多元选择的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强调等级、秩序和关系等伦理价值的。在改革开放和传播技术革新的条件下,全球化和本土化相互作用下的新文化范式的不断酝酿,中国的现代社会愈来愈强调个体在总体中的突出位置,个性化表达不但体现在美学观念中,也成为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的多元诉求的基本精神。
基于以上理论和现实基础,本文认为朗诵审美多元化的基本内涵是,对文体、题旨、意境、美学目标不同的朗诵,在声音、语感、感受、节律、交流等有声语言表达要素的感知和评价上具有多元化的鉴赏标准,在审美态度、审美直觉、审美经验、审美情趣等方面既有总体性认识,又有个体性领悟的审美活动特征。
朗诵审美多元化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朗诵成为一种高级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并且借助朗诵的方式和平台提升国人的语言素养、文化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故此全社会必须推行大量的朗诵实践,使朗诵成为寻常百姓文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行为。这样才能够培养大众的语言功力,细腻敏锐的观察力、圆融果断的思辨力、具体自由的感受力、丰富灵活的表现力以及捕捉力、理解力、鉴赏力、调控力、回馈力等。
四、成为文化生活中常态存在的朗诵
朗诵通常被认为是对艺术文本进行音声化的有声语言表达创作,这无疑是直接切中朗诵的本质和要旨。但长期以来“重文轻语”的文化思想窠臼导致我国朗诵基础薄弱,纵有朗诵理论家、朗诵艺术家和朗诵爱好者的大声疾呼和身体力行的促动,朗诵依然是当下少数人从事的语言艺术活动,它活跃在各种舞台,但并没有成为普通老百姓文化生活中的常态。有朝一日,朗诵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消遣,那么我国朗诵艺术的总体水平将会有质的飞跃和崭新的面貌。
成为文化生活中常态存在的朗诵,需要语言艺术实践和教育工作者付出以下努力。
(一)不能因普及朗诵艺术而降低审美标准。
在确立审美标准之前,需要树立正确的朗诵审美态度,否则我们无法在朗诵欣赏和创作中产生高峰审美经验,这会大大削弱朗诵作为有声语言艺术形式存在的意义。审美态度是一种超实践、超理智、超道德的超功利态度,是“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当外在的非本质的因素左右你的欣赏时,审美态度就发生了变化。在谈到当前社会上出现某些偏离朗诵主旨的现象,张颂先生归纳为“只求‘普通话正确’,忽视‘真情实感’的问题;着重‘语流顺畅’,轻视‘文化底蕴’的问题;关注‘表达灵活’,不顾‘思想深度’的问题……类似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形式主义的走向。”[4]形式主义的问题恰恰是干扰和戕害朗诵审美态度的“杂念”,是与朗诵审美标准背道而驰的。
在普及朗诵时,片面的追求普通话、吐字归音的完美,或者片面强调语势的大开大合、跌宕奔突,或者片面表现血脉喷张、涕泗交流,也或者故作含蓄实则凝涩晦昧,又或者强调自然实则贫乏庸常,更或者追求清雅实则疏离生僻等等,都是对朗诵审美的误区。因此,我们评判有美感的朗诵创作时,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表达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表达对内容的个性化领悟和阐释能够使听众进入情感激烈、想象丰富、物我两忘的高端审美体验。
(二)作为文化常态的艺术表现形式,朗诵要成为一场艺术信息共享的对话,怡情、悦神、载道的精神共建。
哲学家萨特在《为何写作》中认为,“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一种吁求。写作就是向读者提出吁求,要他把我通过语言所作的启示化作客观存在”,“作家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向读者的自由提出吁求,要求进行合作。”[5]朗诵同理,创作者须借由朗诵本身贡献一个与听众“对话”的平台。朗诵看起来是个独白的语言形式,但朗诵者与文本、听众的关系必须是平等的,与听众形成隐性或显性的双向沟通,才能分享艺术信息,达成认知共识、愉悦共鸣,最终合作进入物我交感、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朗诵的艺术信息就是朗诵者给予听众新鲜的、积极的、有价值的、基于“成见”(个体此在境遇、文化背景、人生观、习俗、倾向性)[6]的艺术符号和内涵。艺术是可认识的,特别是在语言艺术中,明确的能指和所指使朗诵的内容需要被听众切实认知、理解,这是艺术信息共享的基础。如果由于语音、语流、表情达意的技巧出现问题,导致朗诵者不能清晰准确地与听众分享艺术信息,起不到文化交流、宣扬价值和实施教化功能的作用,朗诵活动也就失去了它的应有之旨,更遑论朗诵的审美意义了。艺术信息的分享是在文本的形式、意象、哲理与朗诵者的对话,朗诵者的声音、情感、表达与听众的对话的场域中,朗诵者和听众共同求知的过程,以此获得不可喻之理、不可解之会、不可言之情的审美体验和愉悦。
本文引用张颂先生在《朗读美学》(修订版)前言中的疾呼作为结语,他写道“审美不会疲劳!除非审美转化为审丑,美总是无限的!审丑却会疲劳,如果审丑拒绝转化为审美的话。朗读,在内容和形式常读常新的语境中,更不会让人疲劳!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必将营造新鲜的语感深度和审美境界,跟不上历史的步伐,必然会被淘汰。不变的是自然法则和科学规律,而变化,肯定就在各个主观感悟的精神需求领域,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进行上下求索的缘由!”[7]
1] 1990年12月,日本社会学家中根千枝教授和乔健教授在东京召开“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为费孝通先生贺80寿诞。在以“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为主题进行演讲时,费先生提出这十六字总结中国文化自觉的内涵和思想起源。
[2] 马克思 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4页。
[3] 马克思 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9-30页。
[4] 张颂著,《朗读美学》(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修订版前言。
[5] 转引自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98-199页。
[6] 王一川著,《审美体验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第297页。
[7] 张颂著,《朗读美学》(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修订版前言。
参考文献:
1.张颂著,《朗读美学》(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
2.王一川著,《审美体验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3.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4.马克思 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