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文学节目的意境美与音韵美——关于《中华经典诵读节目》实践创作的探讨

  

广播文学节目的意境美与音韵美

——关于《中华经典诵读节目》实践创作的探讨

 

潘 洁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摘要】 汉赋、唐诗、宋词、散曲杂剧、元明清小说,乃至近现代散文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朗诵与赏析,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针对当下受众渴望摆脱浮躁,期待从优秀的古今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的心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与北京电台爱家频道联合创作了《中华经典诵读》节目,有助于受众“清心明智、养情怡性”。

这档广播节目为学生开辟了一个新的实践平台,为拓宽其视野、夯实其专业能力提供了便利。每期节目,学生们通过参与主题策划、撰稿、录制等工作,对广播节目制作有了直观感受,对于自身存在的专业问题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比如“如何在节目中体现亲和力”,“如何把握播出节奏”、“如何把握文学节目中的作品朗读”……

本文通过梳理《中华经典诵读节目》节目创意、策划、撰稿与录制等环节的实践体会,运用中国播音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和文艺美学等学科理论,分析“意境美与音韵美兼顾的广播文学节目与受众的心理需求”、“如何追求把握意境美音韵美”等问题,探讨节目“精品化”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一些思考与探讨的信息。

【关键词】 意境美  音韵美  文学节目  诵读 

The Aesthetics in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Rhyme of Chinese Characters about Radio Program of Literature:  The Probe of Practice in Making Oral Recitation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Pan Ji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 The  poems  and  poetry of Tang,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type of opera popular in Yuan Dynasty, as well as the novels and prose in modern times etc. are all cultural treasures in China. The oral recitation about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work is a critical way to underst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esent age innumerable audiences in China are facing great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life of society, which brought uncertainty to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This article sets out to explore, through the case in Oral Reci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oems, the concerned issues of research are the aesthetics in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rhyme of Chinese characters about radio program of literatur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exquisite radio program and cultivation of anchoring undergraduates who have high ideals and excellent practice skills.

Key words:  The Aesthetics in Artistic Conception, The Aesthetics in

Rhyme of Chinese Characters, Literature Programs, Oral Recitation

 

       意境,即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与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1]严格说来,“意境”这一术语是在某种艺术门类发展到相对完美的层面时才提出来的。随着广播文学节目创作的繁荣发展,以及受众审美心理的需求演变,对意境美的追求与把握,能够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厚的精神“食粮”。

       音韵美,是指有声语言在表现文学节目文本时呈现出来的声音与韵律等方面的美感。“广播电视中的有声语言应该是优美的,朗读或者说话时,具有美感的声音才能使人更好地领会传播内容”。[2]作为文学节目的重要元素,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及其呈现的美感,关乎节目质量,关乎传播效果的提升。

       本文运用中国播音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文艺美学等学科理论,结合校台合作节目《中华经典诵读》的创作实践,试图分析“文学节目意境美音韵美与受众的审美需求“,“文学节目意境美与音韵美的追求与把握”等内容,以期为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些思考与探讨的信息。

一、意境美音韵美兼顾的广播文学节目与当下受众审美的心理需求

       广播文学节目,主要指对小说、诗歌、戏剧文学、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做有声化处理的广播节目类型,比如各种文学作品的朗读、播讲、表演、鉴赏和评价,也包括一些由作品衍生出来的以相关文学知识、文学家、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文学实践为主题的广播节目,常见的编排形式有专题节目与综合性文学节目。[3]近几年,由于受各级电台低成本、短周期、高产出的节目生产模式影响,制作精良的文学节目逐渐被边缘化——录播型的小说、诗歌、散文等节目被直播节目取而代之;播出时间常被安排到了午夜十二点以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万人空巷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阅读与欣赏》的“盛况”似乎早已不再。

       但是调查发现,优秀的文学节目仍然具有号召力,有着数量惊人的收听群体,比如中国广播网的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点击率都在20万到80万。[4]由此可见,在当今粗放式的广播经济发展模式下,创意独特、制作精良的文学节目应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当下文学节目受众群体的心理分析

       近两年由于广播节目可听性与娱乐性增强,加上手机、车载收音机、互联网等现代收听工具的兴起和普及,年轻听众回归的步伐在加速。调查显示,2011年广播听众的年轻化趋势更为明显,中青年听众(20-49岁)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在学历构成方面,以中等教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居多;在收入水平方面,个人收入在1500-5000元的听众占据主体地位,5000元及以上听众群所占比例接近20%,北京地区更是突破了30%。其中,收听目的以了解国际国内新闻、娱乐新闻,以及小说/广播剧等为主。[5]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播文学节目“繁荣”时期相比,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媒体竞争等因素影响,当下受众更多地将广播视为一种伴随性媒体,收听的随意性增强了。他们将“休闲放松”作为收听文学节目的主要目的,其次才是学习和思考。

        《中华经典诵读》的合作方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爱家频道,播出时间与平台是每晚十一至十二点播出的《爱家静夜思》——这是一档为热爱生活,追求生活品质的听众打造的夜间节目。目标受众群体以中青年“白领”为主,他们在结束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之际,希望借一档轻松的节目来舒缓压力;节目选材以散文、诗歌为主,尤其是抒情、议论或叙述类散文,期望通过“精骛八级,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文学作品,帮助受众展开自由想象的空间,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惑”;通过对作品内在精神的感受与体会,能够获得乐观面对生活的能量……

(二)意境美与音韵美兼顾的文学节目符合当下受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中国传统艺术意境理论认为,在中华民族的深层审美心理中,万事万物的“象”本来是不完整、有限和稍纵即逝的,只有天地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之“道”才是浑成、无限和永恒的,通过稍纵即逝的“象”能够领悟与表现不断运动与更新的“道”。所以,艺术家应该在创作中把握万事万物的“象”与艺术符号创作之间的关系,通过提炼、集中、概括大宇宙生命之“道”,生动地体现出天人合一、博大深沉的东方宇宙感与历史人生感。宗白华先生认为,一切艺术境界的根基都在于对宇宙和生命之间节奏与和谐的感受与体验。[6]

       广播文学节目应追求意境美,追求对宇宙生命本体道德与伦理的宣扬,应具有明显的传统文化、道德与伦理的“比德”倾向,构筑与强调群体价值规范,比如品格审美规范、爱国主义规范、古典人本主义规范(以“仁”为核心),弘扬真善美的人生取向;具有积极入世的功利性,表现博大深沉的历史人生感和浩然正气,形成一种颇具“阳刚”气质的审美。

        作为内容的重要载体,主持人和朗诵者的有声语言也应具有美感,声音与韵律都要优美。有声语言要与节目内容相和谐,能够准确地把握节奏变化,能够引领受众“感知和享受有声语言的珠圆玉润、绕梁三日的精妙之音;认识和体味文学作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精美之笔;能够开启内省的大门,深入领略精神世界的无限风光。”[7]

       当今受众渴望摆脱社会转型期中的浮躁,渴望从优秀的古今文学作品中汲取精神食粮,意境美是对受众精神层面审美需求的照应;而音韵美,是有声语言对意境美的拓展与延伸,是文学节目自身形式美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受众听觉审美需求的照应。

二、广播文学节目意境美音韵美的追求与把握

       节目文本与有声语言是为受众提供的“象”,而主题思想传递出的精神内涵是解读人世百态的“道”。策划《中华经典诵读》节目时,我们认为“经典”的体现有三点,一是选取的诵读篇目要体现中华传统价值观,是公认的名家名篇;二是作品解读力求权威、严谨、翔实与丰富;三是有声语言表达要精致,无论是主持语言还是作品朗诵,务求和谐优美,耐人寻味。

      《中华经典诵读节目》对意境美音韵美的追求与把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对意境美的追求与把握

      1.主题确立——弘扬中华传统价值观,展现人文关怀。

       主题是节目的灵魂,也是把握意境美的“支点”。就文学节目创作本质而言,不是模仿,而是揭示;不是宣泄,而是去蔽;不是麻痹,而是唤醒;不是功利的追逐,而是精神价值的寻觅;不是单纯的听觉享受,而是积极的承诺与生命、人性的拓展。[8]

       十二期《中华经典诵读》围绕“感遇言志、风俗节令、山水田园、亲情友谊”等内容,将“弘扬中华传统价值观与文化观,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弘扬积极的“入世”精神;注重对生命与人性的关注和思考,倡导理性思维……”作为主题思想,意图营造积极向上、乐观豁达而又不失深邃的意境。

        已播出的三期节目《唐诗宋词里的中秋》、《边塞军旅诗中的爱国情怀》和《饮酒品茗中的人生感悟》都较准确地把握了主题思想,展现了积极健康的精神内涵。比如,在《唐诗宋词里的中秋》里,通过对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和《阳关曲·中秋月》,以及白居易的《华阳观中八月十五夜招友玩月》等解读,传达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为受众提供“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

       2.篇目选择——首选经典,兼顾有个性的作品。

       经典作品多具有“启迪效应”(或“感染效应”)和“净化效应”,以意境、情节、气韵等与受众的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和审美理想相呼应与交融,达到“会心”的中级审美体验,能够让受众深刻地领悟到作品蕴含的思想与情感,达到“超乎象外,得其环中”的境界,呈现出对客观事物必然性的瞬间感悟与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让灵魂受到震撼与洗涤,让欲念得以升华……

       《中华经典诵读》选取的篇目,是那些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受众耳熟能详的作品。比如,在《边塞军旅诗中的爱国情怀》这期节目中,围绕“爱国主义”主题,选取了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高适的《塞下曲》、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以及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其中,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虽然不如其他三首作品著名,但颇具个性的写作手法直观地勾勒出边疆残酷的战争场面与壮阔瑰丽的边塞生活,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能为听众打开另一重想象空间。

      3.文本写作——严谨规范,通俗易懂。

       要将内涵丰富的古诗词有效地传递给构成复杂的受众,《中华经典诵读》需平衡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关系——在五十分钟节目时间里,既能展示作品 “精华”,又能轻松送达受众耳中,使其“悦心悦耳”。

       因此,文本写作要严谨规范,通过梳理权威、翔实、丰富的文学资料,提炼出精准的“赏析”或“解读”,避免误导受众;写作语言尽量简洁易懂,语气平和自然,为主持人和朗诵者的发挥提供便利,提供空间。

(二)对音韵美的追求与把握

       《中华经典诵读》主要内容包括“主题介绍”、“作品分析”、“作品朗诵”和“名家指点”。主持人与朗诵者的语言表达要具有美感,才能将“诵”的优美动听与“读”的睿智深邃充分表现出来

      1.主持语言温婉动听,雅俗共赏。

       两位主持人负责串讲整个节目,包括主题介绍、作品作者的背景、名家的采访以及朗诵的评论等。可以说,几种语言表达方式都有所涉及——“作品作者介绍”揭示主题思想,要自然、亲切、生动地“说”;“作品赏析”揭示诗词的优美,要细致耐心地“讲”;“名家访谈”与朗诵名家一起评论,要耐心的“说”和“听”,还要理性地去“评”……

       要将几部分有机地融合起来,既有区别,又不割裂,总体上需把握好一个基调——与受众平等交流,在情感和语调的把握上,做到平和温婉地去说;用受众能理解的词语,细致地引导受众一同欣赏诗词作品。[9]

       2.作品朗诵准确细致,音韵优美。

       文学节目中的作品朗诵,首先要注意与节目语境相融合,与主持语言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朗诵者要“吃透”节目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力求准确细致地表现作品,并与主持语言相衔接,相呼应。其次,朗诵者要尊重原诗词本身优美的声韵,将诗词的格律规则与情感表达结合起来,让受众在回环往复、抑扬有致的音韵美中,体会到深邃的内涵与悠远的意境。[10]

(三)实践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节目语境的把握缺乏“实战”能力。

       学生表达文本内容的能力有所欠缺,表现为录制中主持语言比较生硬,缺乏讲述感和交流感(即使是自己写的节目稿);对受众收听心理缺乏了解,感受不到其预期心理,因而对节奏转换不够敏感,显得拘谨,不放松……其实,话筒前状态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平时直播训练的“运动量”应相对增大。

       2.专业教学与一线实践的衔接尚有距离。

       广播传媒业界非常注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兼容的复合型传播模式,对主持人素质优化提出了新标高:文化内涵深厚,既能策划制作节目,还具备很高的声音感染力,能够将听觉信息传达得传真、传情、传神,唤起受众的听觉储备与丰富联想。[11]在培养学生文化内涵方面,专业教学与一线需求尚有距离,体现为节目策划与制作能力相对薄弱。

结语

       文艺心理学认为,人的审美心理流程分为初级美感(悦耳悦目)、中级美感(悦心悦意)和高级美感(悦志悦神)三个层级。任何一项艺术创作活动,如果能够为审美个体带来这三个层级的享受,就不失为艺术“精品”。[12]校台合作节目《中华经典诵读》刚刚起步,离“精品”尚有距离。但节目“精品化”可以促进人才培养的“精品化”,督促我们重视对学生文化内涵的培养,重视专业教学与一线实践的衔接,重视对学生语言美感的培养。

 


[1] 浦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二版,第1页。

[2] 张颂:《朗读美学》(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10年1月第二版,第57页。

[3] 4杜桦:《广播节目编导》,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第92、93页。

5 黄学平:《2011-2012中国广播研究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第23、32页。

 

[6] 浦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二版,第95页。

[7] 张颂:《朗读美学》(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10年1月第二版,第51页。

[8] 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二版,第18页。

[9]姚喜双、郎小平:《方明谈播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第180页。

[10]姚喜双、郎小平:《方明谈播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第177页。

[11] 曹璐:《解读广播——曹璐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第118页。

[12] 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二版,第44页。

 

参考文献:

1、 浦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2、 张颂:《朗读美学》(修订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2010年1月第二版。

3、 杜桦:《广播节目编导》,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4、 黄学平:《2011-2012中国广播研究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5、 姚喜双、郎小平:《方明谈播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6、 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二版。

7、 曹璐:《解读广播——曹璐自选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