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者身份的认知与把握

  

朗诵者身份的认知与把握

 

张路斯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摘要】关于朗诵与表演之间的区别的讨论由来已久,目前人们对朗诵者身份的认知仍存分歧。一些人认为朗诵就是表演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有一些人认为朗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转述形式的,另一类是表演形式的。

笔者认为,朗诵者既不应该是简单的转述者,也不应该成为角色扮演的演员。朗诵作为一种独立的有声语言艺术形式,其实并不应该涵盖于影视话剧表演体系之中,确切地说,应该属于朗读学范畴,朗诵者无法追求作者的身份,更没必要去扮演某个角色。

说到话剧表演与朗诵的区别,一方面,两者的呈现形式与主体要素是有差别的。另一方面,两者的表现目的是不同的。而与此同时,朗诵艺术又与表演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很多相近性。首先,从理解方法上来讲,朗诵与表演都强调“体验”;其次,从演出形式上看,朗诵与话剧表演都强调舞台的呈现效果;再次,从表现手段上来说,两者都强调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至于将朗诵理解为一种“转述”形式的,其实是忽略了朗诵中“创作”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忽略了朗诵者之于作品的理解、消化、加工、转化的主观能动性。

朗诵者的身份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呢?一、朗诵者是稿件内容与情感的传达者;二、朗诵者是自身情感的独立表达者;三、朗诵者是语言与舞台艺术的展示者。

朗诵者把握好自己的身份,将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稿件、达于受众,也才可能真正创造出有声语言的经典。

【关键词】 朗诵 朗诵者 朗诵者身份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er Identity in Oral Recitation

 

Zhang Lusi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 There is a discussion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oral recitation and performing for a long time. Some people consider that the presenter is the one who relates to the stories. He (or she) is neither an author, nor an actor, and a relay, but a bridge crossing the written works and his (or her) own feelings accurately.

Key Words: Oral Recitation, Presenter, Identity

 

       关于朗诵与表演之间的区别的讨论由来已久,目前人们对朗诵者身份的认知仍存分歧。一些人认为朗诵就是表演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朗诵表演艺术家一舟在2008年做客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的时候就明确提出,“朗诵一定是角色化的,是一种表演。”[①]很多演员在做舞台朗诵的时候也会完全以角色表演的形式进行表现,很像台词表演;近些年的朗诵比赛或朗诵表演中也出现了大量影视剧片段的台词表演形式……朗诵者演员化的趋势日渐明显。

       也有一些人认为朗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转述形式的,另一类是表演形式的。比如以旁白形式出现的文稿朗诵就应该是转述式的,而有人物角色或作者明确的文稿就应该是表演式的,像小说这样的文稿,朗诵者就是转述者与表演者身份的结合,需要在角色内外不断地“跳入”和“跳出”。将朗诵理解为一种“转述”形式的,其实是忽略了朗诵中“创作”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忽略了朗诵者之于作品的理解、消化、加工、转化的主观能动性,绝大多数朗诵者都不会认同这种观点吧。但很多朗诵者还是很愿意把自己当成一名演员,把朗诵当成是一种角色扮演。

        笔者认为,朗诵者既不应该是简单的转述者,也不应该成为角色扮演的演员。朗诵者应有自己独立的身份认知。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身份,朗诵者才能在作品创作中把握好表达的状态。

一、朗诵者与影视剧、话剧表演者的异同

       张颂教授早在《朗读学》一书中就阐述过对朗读者身份的认识,“有人认为,朗读者就是作者的代表或化身,要用作者的身份去朗读。我们认为,这是不恰当的,因为不可能做到,而且会把朗读引入歧途……把二者混同起来,朗读者的身份就会消失,就会变换(不是‘幻’)莫测,一忽儿是鲁迅,一忽儿是莫泊桑,一忽儿是马克思,一忽儿是朱德,一忽儿是左丘明,一忽儿是司马迁……朗读时的这种作者身份,只能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不会令人信服,朗读者‘真身’俱在,听者看得一清二楚,既无布景、道具,又无人物角色,连‘扮演’的条件也没有,何来‘作者身份’?”[②]这里所说的“作者身份”其实就是很多朗诵者所推崇的“作者扮演”式的朗诵,也是角色表演的一种形式。张颂教授还为我们明确阐释了朗诵的概念——朗读学“向文艺表演方向发展,以文艺性为特征,对适合的文艺作品加以生动的渲染,为观众或听众进行引人入胜的演出,又造就着朗诵艺术。”[③]也就是说朗诵作为一种独立的有声语言艺术形式,其实并不应该涵盖于影视话剧表演体系之中,确切地说,朗诵艺术应该属于朗读学范畴。所以朗诵者和张颂教授提到的朗读者一样,完全没有必要去追求作者的身份。

        那么朗诵者又该如何处理作品中所描绘的角色呢?这个时候是不是就该用“表演”的方式来塑造角色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先分析一下朗诵与影视剧、话剧表演之间的异同。

       说到话剧表演与朗诵的区别,一方面,两者的呈现形式与主体要素是有差别的。拿最接近朗诵的话剧表演来说,话剧中的角色表演不仅仅依托于演员的台词,动作、表情等非语言信息也经常独立表意,其作用不亚于有声语言台词,同时舞台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音乐、同期声等等外部环境的配合都是话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台词作为表演要素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要素紧密配合,不能独立存在。而朗诵中,语言是整个创作过程的核心载体,动作与表情以配合有声语言的形式存在,极少独立表意,舞台的布置与道具、配乐等更是可有可无,即便是服装、化妆也可不必过于拘泥,此时有声语言的地位必然高于其他;另一方面,两者的表现目的是不同的。在话剧表演中,演员的目的是塑造好一个角色,演员需要无限地接近人物角色,甚至要完全放下自我融入角色,台词的表达都是以特定的角色为限定的。而在朗诵中,朗诵者的目的是完整地表达好一篇稿件,相比较演员来说,朗诵者需要把握更宏观的文体结构。此时的朗诵者不以完成某一个角色为目的,也不以扮演作者为目的,而是以表达稿件的内容与情感、并传递自身的感受感悟为主要目的。

        与此同时,朗诵艺术又与表演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很多相近性。首先,从理解方法上来讲,朗诵与表演都强调“体验”。无论是想表达好一篇稿件还是想塑造好一个角色,都要求朗诵者或表演者对稿件或剧本进行深度的体验,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而这种“内心的真实”恰恰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美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朗诵中对稿件的体验就可以借鉴表演学中的这种方法;其次,从演出形式上看,朗诵与话剧表演都强调舞台的呈现效果。尽管两者采用的形式手段更有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观众呈现出美的艺术形式,让观众从这种舞台表现中获得享受或受到感染;再次,从表现手段上来说,两者都强调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尽管有声语言不是影视话剧表演的唯一表现手段,但也必定是一个重要的要素,毕竟语言是表达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所以表演学中的台词功力是评价一个演员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台词表演的过程中,也强调语言的准确、形象、生动,也强调有感而发和以声传情。朗诵更是如此,语言的表达功力直接影响着朗诵的效果,语言的魅力及其营造的意境是朗诵所追求的美学境界。

        由此可见,尽管朗诵和影视剧、话剧表演都强调贴近与体验,都是为了更形象准确地去表达作品,但单凭朗诵是以有声语言表达为核心要素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朗诵中对人物角色的塑造绝不可能像在影视剧、话剧表演中那样全面而神形兼备,所以在朗诵中也完全没必要追求对作品中的人物角色进行全面扮演,而应该是以有声语言尽可能地去表现人物的内在特质、情感状态、相互联系等,展现其神韵最为重要。

二、朗诵者的身份把握

      那么朗诵者的身份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呢?我们不妨从以下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1.朗诵者是稿件内容与情感的传达者

       朗诵者有义务准确地理解稿件的内容和情感,把握稿件的基调,理解稿件的含义,这是朗诵者想表达好稿件的前提。尽管我们不提倡朗诵者把自己当成稿件的作者,但我们必须认真地分析作者写作稿件的背景,并深入理解稿件的含义与思想感情。比如要朗诵戴望舒的《雨巷》,就不能只从诗歌字面的意思去狭隘地理解,不能简单地把这首诗当成一首朦胧的爱情诗,而是应该认真分析戴望舒本人的经历、所处的时代、写作的背景等,了解诗歌中“丁香”的表意与“姑娘”的象征,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雨巷》,朗诵的基调和情感也才能更准确。

2.朗诵者是自身情感的独立表达者

       相比较于塑造人物角色的影视话剧演员来说,朗诵者在舞台上可以表现出更多的个人化色彩,因为朗诵者在表达文稿的过程中,最终表达出来的是真切的自身情感。这种自身情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过对稿件的分析获得的情感内化为朗诵者的情感,另一部分是朗诵者结合自身的阅历、性格等激发出来个人情感。这两者的结合成为了朗诵者朗诵稿件的感受基础。比如要朗诵一首李清照的《声声慢》,我们首先要去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了解李清照的一生经历,并详细分析这首词的内在含义与情绪变化,如果做到这些,我们就可以准确地把握这首词的朗诵基调和基本情感了,但这并不够。由于我们永远无法成为本来的李清照,所以我们根本无法以李清照的身份扮演一位历经沧桑的妇人,若是一位男士去朗诵《声声慢》就更不可能去扮演什么角色了。这时就需要我们用更开阔的眼光去关照现实,关照自身。我们可以依据自身的经历来理解李清照,也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来理解词句的外延意义,也许自身的某一段经历就能帮助我们对这首词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理解,表达上也就有了更现实更具体的依据。就像《声声慢》中“守着窗儿”中的“窗儿”,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体验不同,在脑海中建立起来的窗子的形象也会不同,而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风景、不同象征的窗子所引发的表达语态也必定会出现差异,这也是朗诵者个性建立渠道之一。所以即便是男士,也能朗诵出一首独具韵味的《声声慢》。

3.朗诵者是语言与舞台艺术的展示者

        朗诵与吟诵的区别之一就是朗诵是必须面向听众观众的,是属于舞台的艺术形式,而吟诵则不一定,“闭目吟诵者,掩耳朗读者无,就是这个道理”[④]。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形式,朗诵必须展示出更高的艺术水准,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声语言的功力。一名优秀的朗诵者应该能够以标准的普通话、准确的情感基调、到位的语气节奏、完美的表达技巧等来展现一部作品,完成一次具有较高水平的有声语言创作,呈现一部具有时代特色、体现人文关怀、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的有声语言艺术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朗诵者应该具备更高的有声语言表现能力,应该是有声语言表达的艺术大师。除此之外,舞台朗诵也越来越强调其他舞台要素的配合,如配乐、灯光、服装、化妆、表情、动作等,还有朗诵搭档之间的默契合作。尽管这些要素不能喧宾夺主,但如能精心设计也必能为朗诵艺术的表现锦上添花。比如2000年的齐越朗诵艺术节上,朗诵《光的赞歌》的七个男生穿上统一颜色的西装、打着一样的领带、齐刷刷精神抖擞地站在舞台上的时候,就首先带给观众一种积极、阳光、大气的感觉,七个男生浑厚的嗓音和精湛的表达再配上经过剪辑的配乐与经过设计的配合,呈现给了观众一部颇具震撼力的作品。近些年的舞台朗诵可借用的舞台元素更加丰富了,有时还会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在多元化审美的今天可谓是有益的尝试。朗诵者应该善于运用这些要素为有声语言表达本身服务。

 结语

       探讨朗诵者的身份问题,一是有助于朗诵者本身明确自身的定位,从而能够更好地去理解作品、表达作品;二是有助于朗诵者更好地去挖掘自身、展现自我、树立个性;三是有助于听众观众更好地去理解朗诵者、理解朗诵作品。我们希望每一位朗诵者都能在舞台上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和自信去创作,我们更希望在朗诵这一艺术领域里能涌现出更多的“朗诵大家”,并催生出更多的有声语言艺术经典!



[②]张颂:《朗读学》(第三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95页

[③]同上,第9页

[④]张颂:《朗读学》(第三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