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朗诵作品看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以“齐越朗诵艺术节暨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为研究对象
张荻
(安徽师范大学)
【摘要】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齐越朗诵艺术节暨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从诵读层面鲜明的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本文试梳理分析7年间“大赛”的作品内容,从中寻找诵读活动所呈现出的当代青年朗诵爱好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行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作品的选材看,青年朗诵爱好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显乏力,从作品的精神实质看,传统人文精神仍是支撑各种表达形式的有力内涵。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Standing On Oral Recitation of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s: A Case Study of Qi Yue Oral Interpretation Art Festival and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Expressive Reading Competition
Zhang Di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Qi Yue Reading Art Festival and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Expressive Reading Competition held by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well reflected the spirit situation and appearanc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reading dimension. The essay is try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texts of the works in seven years from 2005-2012 of the competition, Aim at figuring out the action features and problem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b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From selected works, it appears apparently weak on the material choice of reading texts. 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work of the spirit to see), the kernel of the expressions in art reading is still hold firmly by the traditional humanity spirit.
Keywords:Chinese College Student Expressive Reading Competi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 Humanity Spirit
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齐越朗诵艺术节暨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后简称“大赛”)已经举办了7届,“从只有一所、数所院校关注,到近百所院校先后参加,大赛已不仅仅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盛会,已经成了全国大学生朗诵爱好者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舞台。”[1]其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作品水平在不断提高,“大赛”从诵读层面鲜明的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诵读活动又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本文试梳理分析7年间“大赛”的作品内容,从中寻找诵读活动中所呈现出的当代青年朗诵爱好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行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界定
要挑拣出“大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因子,首先要对“中华传统文化”做出界定。对“中华传统文化”或称“中国传统文化”,不同学者阐述不同。但共同的认知有三:首先,是和“西方文化”相对的概念,体现了其民族属性;其次,是“传统”的文化,“所谓传统,不外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的、前后相继的、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2];最后是由“物质、制度、心理三个层面构成的”。
其中尚存在的分歧是,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是和“近代文化”、“新文化”相对的概念,是“产生于农业时代,主要指封建社会的文化”[3]。也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是和以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为特点的“现代文化”相对的概念,而“近代文化”和“新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并“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4],也属“传统文化”。针对青年群体的特点,本文选取后者的界定,即“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含古代的文化,也包含“近代文化”、“新文化”。
因此,在研究中,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界定的原则是:首先要具有中国特色;其次应为工业化、信息化前的具有文化影响力的中国文化;最后是体现在物质、制度、心理三个层面的文化。
二、从“大赛”作品的选材看传承传统文化的乏力
从2005年到2012年的七届“大赛”中,决赛作品共140部,根据上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界定,首先从选材上拣选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为方便说明问题,将这些作品细分为“直接选用”和“间接体现”两类。“直接选用”指直接选用传统文学经典为朗诵文本的作品。“间接体现”指朗诵文本为新创作,但表现内容是传统文化的作品。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1: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决赛作品共10部)
序号 | 作品 | 种类 | 在本届中所占比例 |
1 | 胆剑篇 | 直接选用(曹禺、于是之、梅阡) | 10% |
2 | 乌骓别霸王 | 间接体现 | 40% |
3 | 亦如当初 | 间接体现 |
4 | 梦碎邯郸 | 间接体现 |
5 | 大明宫词 | 间接体现 |
表2: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决赛作品共20部)
序号 | 作品 | 种类 | 在本届中所占比例 |
1 | 我的心 | 直接选用(巴金) | 10% |
2 | 安塞腰鼓 | 直接选用(刘成章) |
3 | 西楚霸王剑 | 间接体现 | 15% |
4 | 商鞅 | 间接体现 |
5 | 乌江别 | 间接体现 |
表3: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决赛作品共22部)
序号 | 作品 | 种类 | 在本届中所占比例 |
1 | 回延安 | 直接选用(贺敬之) | 9% |
2 | 光的赞歌 | 直接选用(艾青) |
3 | 临安遗恨 | 间接体现 | 27% |
4 | 两前年的闪击 | 间接体现 |
5 | 大明宫词 | 间接体现 |
6 | 乌骓别霸王 | 间接体现 |
7 | 青衣 | 间接体现 |
8 | 西天在心 | 间接体现 |
表4: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决赛作品共22部)
序号 | 作品 | 种类 | 在本届中所占比例 |
1 | 与妻书 | 直接选用(林觉民) | 13.6% |
2 | 祖国啊我要燃烧 | 直接选用(叶文福) |
3 | 小草在歌唱 | 直接选用(雷抒雁) |
4 | 卧薪尝胆 | 间接体现 | 9% |
5 | 立秋 | 间接体现 |
表5: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决赛作品共22部)
序号 | 作品 | 种类 | 在本届中所占比例 |
1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直接选用(李白) | 9% |
2 | 春天,遂想起 | 直接选用(余光中) |
3 | 我的祖先叫炎黄 | 间接体现 | 27% |
4 | 二泉映月 | 间接体现 |
5 | 周恩来 | 间接体现 |
6 | 我的南方和北方 | 间接体现 |
7 | 走西口 | 间接体现 |
8 | 誓言 | 间接体现 |
表6: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决赛作品共22部)
序号 | 作品 | 种类 | 在本届中所占比例 |
1 | 就是那一只蟋蟀 | 直接选用(流沙河) | 9% |
2 | 我的心 | 直接选用(巴金) |
3 | 商鞅 | 间接体现 | 18% |
4 | 红岩魂 | 间接体现 |
5 | 谭嗣同和李闰 | 间接体现 |
6 | 甲午 | 间接体现 |
表7: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决赛作品共23部)
序号 | 作品 | 种类 | 在本届中所占比例 |
1 | 与妻书 | 直接选用(林觉民) | 8.7% |
2 | 我的心 | 直接选用(巴金) |
3 | 李白 | 间接体现 | 13% |
4 | 解放 | 间接体现 |
5 | 秋瑾 | 间接体现 |
若将以上占比数据做纵向比较可以看得更清楚:
表 8:七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中华传统文化选材一览表
以上是七届“大赛”中“中华传统文化”的选材统计。“选材,是朗读创作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朗读,是筛选优秀文本的重要途径。怎么选,选什么?体现着创作者的心态,检验着创作者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格调。”[5]从以上统计上可总结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以下特点:
1、传统文化未见优待,多元文化兼容并包。
从总数来说,传递传统文化的作品共42部,占参赛总量的30%,和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呈三足鼎立的局面。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眼里并未得到“优待”。当代年轻人更多的是用兼容并包、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多元的文化构成。然而青年一代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生力军,应当有辨别传统文化精髓和糟粕的能力,有主动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反映在诵读活动中,则应该在黄钟大吕的中国声音、中国气派中体悟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独特生命力,领悟平仄、音韵背后的独特民族审美文化,并将这种精神和气魄用有声语言传播和发扬。
2、题材故事重复严重,文化视野狭窄单一。
“大赛”作品对传统文化的选材呈现出明显的重复倾向。如“项羽败乌江”的故事被4次重复;《大明宫词》中的母女对话被3次重复;“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被2次重复;林觉民的《与妻书》被2次重复;“商鞅变法”被2次重复。其他的作品也集中在岳飞、荆轲、秦始皇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上。说明参赛选手对传统文化的开掘远远不够,理解单一,视野狭窄。以实用主义的原则将传统故事“为我所用”,并没有深入理解和体悟。中国传统文化何止几个历史故事,其表现在政治、哲学、伦理、宗法、文学、艺术、建筑、服饰、饮食、军事、医学等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赛”中只有《二泉映月》、《青衣》2个诠释传统艺术的作品,其他大量内容尚未被表现。放眼历史长河和整个文化系统,有太多值得歌咏传诵的传统文化等待我们去体味和表现。
3、经典文本尊崇不足,话语重建倾向明显。
从表8来看,“直接选用”经典文本一直呈疲软状态,共14部,仅占入围作品总量的10%,远远低于“间接体现”的比例,而古典文学作品只有1部,这个数量和古典文学跨越的历史长度相比,呈极度稀缺,表明朗诵经典不被重视。同时,除去2009年的一次上扬,“间接体现”的选材数量也呈明显的下滑。这些数据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中故事、传说、人物的兴趣大于文本和文学本身,他们更愿意用新的或当代的方式演绎传统故事,更愿意重构而非重建。同时,古典文学的从容含蓄被“表演化”、“台词化”倾向取代。郑伟在研究了前六届“大赛”的表现形式后撰文表示:“如果一味的颠覆和解构,只会制造越来越多的文化垃圾,此所谓‘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中华民族优美的诗词歌赋在与强势的戏剧台词竞争中落败,或者说广大青年朗诵爱好者已经对古典作品失去了兴趣,这实在值得我们进行反思。”[6]
4、重视听享受,轻文本领悟。
表9:前七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中选材于影视剧作品一览表
1 | 第一届 | 《大明宫词》 | 电视剧《大明宫词》 |
2 | 《胆剑篇》 | 话剧《胆剑篇》 |
3 | 第二届 | 《商鞅》 | 话剧《商鞅》 |
4 | 第三届 | 《大明宫词》 | 电视剧《大明宫词》 |
5 | 《青衣》 | 电视剧《青衣》 |
6 | 《审判》 | 电视剧《龙兄虎弟》 |
7 | 第四届 | 《嘎达梅林》 | 电影《嘎达梅林》 |
8 | 《立秋》 | 电视剧《立秋》 |
9 | 《追风筝的人》 | 电影《追风筝的人》 |
10 | 第五届 | 《誓言》 | 电视剧《大宅门》 |
11 | 《永不瞑目》 | 电视剧《永不瞑目》 |
12 | 《走西口》 | 电视剧《走西口》 |
13 | 第六届 | 《大工匠》 | 电视剧《大工匠》 |
14 | 《百炼成钢》 | 电影《百炼成钢》 |
15 | 《商鞅》 | 话剧《商鞅》 |
16 | 《天道》 | 电视剧《天道》 |
17 | 《宣判》 | 电视剧《闯关东》 |
18 | 第七届 | 《破茧成蝶》 | 电影《风声》 |
19 | 《无悔情》 | 电视剧《亮剑》 |
20 | 《深海》 | 电视剧《潜伏》 |
21 | 《嘎达梅林》 | 电影《嘎达梅林》 |
22 | 《名·祭》 | 电视剧《雪豹》 |
23 | 《再见,我的班长》 | 电视剧《士兵突击》 |
注:此表部分资料来源为郑伟论文《朗诵艺术现状反思》[[1]]
上表显示了七年来改编自影视剧的所有作品,从种类上来说,有电影、电视剧,也有话剧作品;从内容来说,涉及到的题材古今、中外皆有,内容丰富;从数量上来说共23部,远高于14部“直接选用”传统经典的数量,并且呈增长趋势。由此不难得知,影视剧对当代青年朗诵爱好者的文化影响力远远高于经典文学文本。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眼睛和耳朵的作用被极大的调动,进入了“读图时代”。这一方面给有声语言创作者开拓了更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也使经典文学、文本在视听刺激中遭到无人问津的冷遇。如此,有声语言创作者更应该主动承担起发扬和传承传统经典的使命,让我们的传统之花开出更鲜艳的时代硕果,若仅仅是随波逐流,诵读那“浸润传统,凝聚精神”的作用便淡薄了。
但这同时也给我们启示,时代的发展,改变了当今人们的文化接收方式。因此要让传统文化更蓬勃,首先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感染他们,再鼓励他们回归对经典及其文化内涵的关注。
分析“大赛”作品的选材,我们不得不承认,青年朗诵爱好者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是不足的。但当我们把视角转向“大赛”作品所传达的主题思想的时候,能欣喜地发现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却是光彩夺目。
三、从“大赛”作品的主题思想看人文精神的强音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其人文精神是一笔丰硕宝贵的精神财富。简单来说,可总结为“自强不息、正道直行、贵和持中、民为邦本,平均平等,求是务实,豁达乐观,以道制欲”[7]的文化精神。其中的精华多于糟粕,在“大赛”的众多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参赛者取精华的智慧,能听到人文精神的强音在振聋发聩,即便作品的故事或人物是西方的,但多数作品传达的精神实质却是中国的、传统的。中国传统题材自不必说,我们不妨从那些现代的和西方的作品入手,看看他们是如何传达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1、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屈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面对外族或强权,无数仁人志士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奋争,这种精神一直书写着中华历史。第二届“大赛”作品《这样的攀登者》,以一个攀登者“只能上不能下”的攀登精神,彰显了国人执着向上和致死不悔的刚强品质。朗诵者的演绎刚强坚定,正是从一个侧面剖析出和平时代仍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民族精神。类似的传统精神我们还可以在《无悔的使命》(第三届)、《给父亲的一封信》(第四届)、《中国军魂》(第五届)等作品中看到。
2、正道直行。“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是国人追求的人格理想,中华民族重情操、尚气节,追求真理。这种中国性格在“大赛”中多次被塑造。如第七届“大赛”作品《破茧成蝶》和《深蓝》,虽然裹以谍战题材的外衣,浓笔挥写的却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准则。类似的传统精神我们还可以在《承诺》(第五届)、《宣判》(第六届)、《无悔的使命》(第三届)等作品中看到。
3、贵和持中。注重和谐、不走极端是东方文明的精髓,“和为贵,和为美”也是我们的审美主张。追求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正是这种“贵和持中”在审美心理上的体现。如第二届“大赛”作品《森林里的对话》,将自然拟人化,用人和自然的对话讲述一个“天人合一”的朴素真理,作品表达真切,风格淳美,正是“以和为归”的现代阐释。类似的传统精神我们还可以在《阿布的天空》(第一届)、《跪拜的藏羚羊》(第四届)、《有一种毒药》(第四届)等作品中看到。
4、民为邦本。“重民”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传统。从统治阶级的工具到“以人为本”的共识,从封建社会到当代中国,“民本”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完善。如第七届“大赛”作品《永远的红手印》,以小岗村民集体按下红手印挽留书记沈浩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塑造了当代社会主义人民干部爱民重民的形象,作品的内容是沈浩的事迹,但情感表达的重点却是仁爱精神。这样的精神我们还可以在《红与黑》(第四届)、《秀色》(第三届)等作品中看到。
5、平均平等。中国的平等思想是植根于小农经济的产物,在历史上主要表现在经济上。但这种思想却孕育出了平等自主的意识,发展到当代,平等的内涵已得到极大的丰富。但我们依然能看到如第四届、第七届都曾演绎的反抗达尔罕权贵,争取土地平等的作品《嘎达梅林》,并且在朗诵者动情的演绎中,似乎能找寻到久远历史的回忆。同样,第一届作品《梦碎阿布格莱布》,从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说起,控诉人权的不平等,呼唤“大同”的人类社会,虽然作品取自西方的故事,追寻的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6、求是务实。即实事求是,身体力行。中国人朴实无华的性格造就了求是务实的文化,这种文化又在不断滋养着中国人在朴实中书写伟大。第七届“大赛”作品《光影人生》就是一个极普通的县城放映员的故事,正是脚踏实地的务实,立身行事的坚持使郭建华把放电影这件小事做得让人称赞。郭建华正是中国人质朴无华却包孕广大的化身。作品的表达透着黄土地的淳朴气息,没有粉饰和雕琢,用真实感染观众,这种艺术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求是务实的中国精神。类似的传统精神我们还可以在《人民公仆谷文昌》(第七届)、《杨善洲》(第七届)、《大工匠》(第六届)等作品中看到。
7、豁达乐观。“否极泰来”、“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的乐观处事态度塑造了国人豁达包容的胸襟,也成就了国人“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智慧。第七届“大赛”作品《青春恋歌》,以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宣言为内容,语言表达清新跳脱,舞台表现活力迸射,一方面展现了青年人勇于追寻美好爱情的健康风貌,另一方面也尽情挥洒了青年人继承积极乐观的人生豪情。另外,第七届“大赛”作品《相信未来》、第五届作品《圆梦》也从不同角度让我们看到了宽容和相信的精神力量。
8、以道制欲。“发乎性情,止乎礼仪”、“存天理,去人欲”是中华民族抵制纵欲,崇尚礼仪的写照。正邪的斗争较量,求“道”的卓绝奋斗,不仅是人类最壮美的精神之花,也一直是朗诵作品乐于表现的内容。如第二届“大赛”作品《生命的旋律》以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为背景,以音乐为“道”,将仇恨、分歧化解。同样在《宣判》(第六届)、《囚徒》(第七届)等作品中也可循踪迹。
如上文所述,虽然“大赛”的选材形式呈现出传承传统文化的乏力,但是大量作品所传递的精神实质却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强音。虽然以上对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分类不甚全面,但以此为坐标,可以看到当代青年朗诵爱好者所追求的审美意境和理想人格,而其中的厚重和深沉正是秉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气质。
四、结语
综上,“大赛”反映出的整体特点是,从作品的选材看,青年朗诵爱好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显乏力;从作品的精神实质看,传统人文精神仍是支撑各种表达形式的有力内涵。
崭新的朗诵表达方式是时代发展的反映,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是艺术探索的需要。因此“大赛”涌现出的创新的表达方式,多样的题材追求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艺术繁荣的表现,“兼容并包”是“中华传统”应有之义。但“大赛”也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古典和经典的疲软。可喜的是,我们能鲜明的感受到传统的精神正在青年人胸中孕育,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在青年人中践行。正是诵读活动在不断强化着这样的精神和追求。
[1]鲁景超.让朗读丰富我们的人生——“第十二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观后[J].现代传播,2010(9).
[2]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257.
[3]李宝龙,杨淑琴.中国传统文化. [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6.
[5]郑伟.播音主持艺术12.[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53.
[6]郑伟.播音主持艺术12.[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53.
[7]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