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盘点2013互联网化终端涌进客厅:加速客厅市场深度变革

 

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至今,产业链各个环节均在悄然发生变化。进入2013年,表现尤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即是互联网企业产品服务向客厅市场的布局相继展开,势必打破客厅市场电视的垄断地位。例如小米、乐视网等企业相继推出电视盒子产品,乐视超级电视、爱奇艺与TCL合作推出的互联网电视的上市,以及优酷、百度、PPTV等企业推出的电视棒等周边产品,互联网企业进军客厅市场的热度持续升温。


  易观研究发现,目前客厅互联网化用户的渗透率低,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客厅市场已然成为互联网企业长远布局的重点。原因如下:


  1、"多屏全网跨平台"的互联网环境已经形成。据CNNIC及易观智库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年底,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达5.61亿,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达5.7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越互联网。同时用户重叠度相对较高,"多屏全网跨平台"的互联网环境已经形成。据尼尔森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观看电视的同时,有半数受访者会同时使用其他终端设备,其中,30%的受访者在看电视的同时会使用电脑和手机,11%的受访者在看电视的同时会使用电脑,9%的受访者在看电视的同时会使用手机。

 


  2、PC、pad、手机、电视、汽车、户外,以六大媒体为代表的媒体集群已初具规模。据易观智库调研数据显示,以受访者平均每天16小时计算(去除8小时睡眠且去除多屏同时使用),受访者平均每天5小时使用PC,6小时使用移动设备(包括pad和手机),平均每天1小时接触户外电子媒体(主要指户外大牌及楼宇电子屏),平均每天有2小时在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交汽车、地铁、出租、私家车等公用交通工具)环境中,平均每天2小时观看电视。


  3、广告主整合营销需求日渐旺盛,包括线上及线下的整合、固定设备及移动设备的整合。据易观智库统计数据显示,品牌广告主中,97%的广告主存在整合营销需求,并且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媒体形式供其选择,以实现受众百分百覆盖,实现其品牌忠诚度的持续识记、持续教育。


  包括用户、终端及广告主在内的中国互联网产业产业链主要环节发生了如上变化,也促使产业链主体--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顺势而变,几个典型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纷纷开展动作。


  例如,作为中国网络视频市场的代表企业,乐视网率先推出了乐视TV和乐视盒子等客厅终端,爱奇艺以和传统电视TCL合作的方式,推出了互联网电视,PPTV推出了电视棒,等,这对于视频企业来讲,不仅仅是视频业务终端及空间的延伸,更是对用户视频需求的多屏布局,实现对用户的更为全面覆盖,同时利于满足品牌企业更为多样的营销需求,商业模式的扩张全面展开;同样,作为互联网巨头的百度推出了电视棒,阿里则同样推出了盒子、并与创维合作涉足了互联网电视业务,对于这些企业来讲,目的除了以上几点外,最重要的是抢先实现对用户客厅入口的布局。


  以典型企业为代表的事件,证明了中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正在发生的改变,一方面,其改变的原因是由于如上描述的环境及需求变化,另一方面,进一步说,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改变,对其自身以及产业存在如下意义:


  1.客厅用户可挖掘价值潜力大,互联网电视将成为未来家庭客厅市场的爆发点。据美国Digital TV Research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16年,全球互联网电视市场营收将达到215.2亿美元,其中美国和中国将占60%以上份额。一方面,在传统电视市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用户的需求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户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视频内容接收,多种形式的内容、交互式的体验都已经成为用户的巨大需求, 互联网化的理念已经进入客厅市场,用户需求促使了电视市场改革的爆发。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中国创新科技产业都在一定程度的追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路线,随着苹果、谷歌、微软等国际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电视市场,大大激发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布局客厅市场的热度,乐视、小米、阿里巴巴、PPTV等均先后推出了电视盒子、电视棒、互联网电视等终端产品。


  2.客厅市场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竞争的战场。作为一直以来霸占客厅市场内容供给的广电企业和终端供给的传统电视企业,其长期以来作为用户获得视频内容的唯一途径而强势发展,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在PC视频与移动视频的快速发展下,电视的开几率及收视率、收视时长早已受到巨大影响,而随着互联网企业对客厅市场的布局加快,其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而现阶段,互联网电视作为新兴的市场,尚欠缺明确的政策监管制度,权责不清,各方全部依靠自身的利益路径竞相发展,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广电企业及传统电视企业需尽快明确自身的互联网化战略,以捍卫自身的话语权,否则其客厅市场的霸主地位将随时可能颠覆。


  3.用户身处多屏多终端的网络时代,促使企业建立多屏全网跨平台的服务产品及体系。易观智库研究数据显示,43%的用户在日常的生活及工作中会出现同时使用电视、电脑和手机的情况,多屏时代的爆发,促发了用户在不同终端之间切换来满足自己的生活娱乐需求。随着用户触媒越来越碎片化与需求多样化,就需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用户身处环境的深度体会与研究,同时将其转化为自身优势,搭建多屏全网跨平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同时依靠数据及技术提升用户的产品体验。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频繁在不同终端以及屏幕之间切换,对界面的学习成本、认知成本很高,因此建立良好的产品体验是提升用户使用频次与粘性,并树立品牌认知的主要推力。在实现的方式上,除了需要通过高清显示效果、交互界面的设计、简单便捷的功能操作来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外,互联网电视能够最终实现与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应用的整合,实现多屏全网跨平台的无缝统一,是未来的最终发展方向。


  4.多屏全网跨平台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应当包括对终端、内容、应用、平台的生态系统的建立。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原先的客厅市场就是在消费影视内容,然而在互联网化的环境下,单纯的视频内容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消费需求、娱乐需求、生活需求都是用户的巨大需求市场,而为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就需要内容的延展,例如游戏、购物、使用工具等的布局,而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更多的产业链环节参与进来,例如开发者,运营商,平台服务商,而环节的拓充就需要企业构建一个基于终端承载之上的内容、应用、平台的完整生态系统。


  5.生态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丰富企业的盈利模式。对于目前的视频企业来讲,目前广告是视频网站最主要的收入构成,易观数据显示,预计2013年网络视频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7%,增速进一步放缓,同时在用户付费意愿推进困难,高昂的成本支出的共同作用下,"烧钱"成为当前视频企业的现状;对于传统卫视企业来讲,随着广电总局"限娱令"、"限广令"的不断出台,对广告的播控越来越严格,加上视频企业的分流,卫视的广告收入增长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对于传统电视企业来讲,电视市场渗透率的饱和,更新换代周期较长,依靠销量实现收入的一次性营收是市场一直的商业模式。而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各企业均可通过业务的纵横,尤其是依靠通过 "内容+应用+平台+终端"生态体系建设,企业的产品及服务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将有利于企业进一步丰富营收构成,实现收入的可持续性,利于企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