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杯遇上互联网,是谁的狂欢和惊喜?

 

截止到今天巴西世界杯四强已经诞生,众人期待的半决赛也即将打响,球迷们的热情也因此被引向更高潮。今年的世界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成为了最受关注、观众参与度最高的一次足球盛事,并且有更多女性也加入到了球迷大军,此次世界杯真正成为了全民的狂欢盛宴。2014年,4G元年,移动互联网井喷,互联网真正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也真正地融入了世界杯,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也因此被称为互联网世界杯元年。


  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与以往相比有诸多的不同:


  1、传播媒介发生变化


  微博、微信等主流社交媒体的加入使得网上无时不刻、无处不在的宣传世界杯,使得越来越多的围观群众开始对足球感兴趣,成为了泛球迷。而足球的相关知识和经典故事,通过QQ、微信、微博、论坛、弹幕等等途径广为扩散,使得越来越多的泛球迷加入到球迷的行列,互联网让世界杯不再陌生。4G的推出,网速的提升,网络转播权的获得,高清视频的出现,使得电视不再是观看世界杯的唯一平台。自制节目的播出,多形式的互动,盒子和网络电视的兴起,平台的多样化,使得媒体不再是电视台的专属,大批的网站和自媒体人加入了媒体的队伍,互联网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世界杯的媒体。


  2、世界杯进入视频年


  今年是央视对世界杯直播版权保护最为严格的一年。面对如此困境,各大门户和视频网站纷纷作出调整和应对,一方面,门户网站积极采购世界杯点播权,制作视频来弥补直播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自制剧和世界杯栏目来丰富视频内容。例如,在世界杯期间,乐视网宣布世界杯进入“视频年”,要走“全民娱乐”路线,并宣布了通过“直达用户”的运营理念让球迷参与到节目的录制过程中。除了乐视之外,优酷土豆、爱奇艺等其他视频网站也快速跟进,纷纷加入到了视频大战的行列。

 


  3、移动端成为宣传核心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今年移动端屏幕成为获取2014世界杯资讯的重要方式,也成为各大品牌世界营销的核心阵地,根据易观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巴西世界杯,电脑和手机首次超过电视成为获取世界杯信息的首选终端,资深球迷和普通球迷使用手机获取世界杯信息的比例分别达到76.4%和63.5%。早在今年3月,王老吉就宣布成为腾讯2014世界杯战略合作伙伴与世界杯竞猜官方合作伙伴,并实现了移动端跨平台社交分享。乐视网也整合了乐视生态旗下科技、体育、电影三方资源,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进行营销部署,其中,乐视网推出看球、乐视视频、今日视频三个App,主打“全程赛况播出”、“热点集锦推送”和“全网个性化推荐”。另外,为了与2014世界杯足球赛应景,苹果公司也在AppStore上推出个新的“足球热”版块。由于世界杯时差的原因,智能手机成为了上班族球迷点播看球的重要工具。


  4、跨屏互动成为焦点


  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已经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电脑和电视之外,手机也成为了一些球迷观赛的重要途径。使用电视、PC端和移动端多屏收看世界杯比赛将成为普遍现象,球迷们也倾向通过多屏、多媒体渠道获取世界杯资讯。例如:电视新闻、视频网站、体育类网站/论坛、手机新闻APP等。在本次世界杯期间,新浪微博联手央视推进台网联动合作模式,首次打造跨屏话题互动,实现直播社交化。伴随赛事和节目进程,新浪微博以超过150个热门话题为基础,带来跨平台、跨屏幕、多终端的全新互动体验,为观众和网友打造一站式世界杯观赛平台。在营销方面,广告主也将借此利用跨屏营销的新玩法,赢得了丰厚的机遇与利益。


  5、移动互联网博彩的狂欢


  没有彩票的世界杯是不完整的,彩票与啤酒一样都是点燃世界杯激情的催化剂。在世界杯上,有很多兴奋的呐喊是源自心底的热爱,但有更多疯狂的嘶吼是因为赌赢了彩票。2014年巴西世界杯是中国互联网彩票在2010年9月获取合法身份后的首个重量级大赛,此次巴西世界杯引发的“蝴蝶效应”非常明显。从手机移动终端也不难发现,这届世界杯期间,微信、支付宝、京东甚至万年历等手机APP软件都推出了足彩竞猜业务,这些APP软件每天产生数以千万计的交易额,并持续增长。移动端博彩的出现加上便捷的支付方式,本次世界杯也成了球迷们另一种形式的狂欢。


  6、大数据首试世界杯的预测


  7月2日,谷歌产品营销经理本杰明·贝托谢姆(BenjaminBechtolsheim)在一篇博客中表示,谷歌的云计算平台已成功预测了世界杯16强比赛每场比赛的胜利者。面对世界杯期间观众对竞猜活动的狂热,百度也试图通过大数据来帮忙,百度通过分析过去5年,987支球队的3.7万场比赛数据,共涉及29610名球员,1.12亿条相关数据,构建了足球赛事预测模型。根据百度大数据部的多轮验证,世界杯预测模型预测比赛胜负的准确度达到75%~80%。这是大数据首次在体育赛事预测中的应用。


  几乎每一届世界杯都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从门户网站、博客到微博,都是借由网民对世界杯的高昂热情和参与度而推动其快速发展,而今年的巴西世界杯,是视频网站们期待已久并属于他们的一届世界杯,各种互联网技术也借此机会纷纷亮相。今天大红大紫的移动互联网也将借世界杯的东风再次得飞跃。


  每一次世界杯推动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变革:


  1998年,互联网门户在中国发芽,互联网首次成为人们关注世界杯的重要渠道。各种足球论坛成为网上最火的BBS。铺天盖地的是对比赛前的各种猜测。这一年,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法国98足球风暴”网站尝试了24小时滚动更新模式创下了这一年世界杯赛因特网站中文站点访问最高纪录。借助世界杯的契机新浪一度成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


  2002年,是互联网“图文世界杯”成主流宣传方式。


  2006年,博客占据主流,也开启了互联网“博客世界杯”阶段。2006年6月26日,由黄健翔解说的一场世界杯1/8决赛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激情解说引起广泛关注和议论。黄健翔的咆哮随着各种恶搞段子和手机铃声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2010年,微博主导一切,在线视频,自办节目开始介入。每个人都是世界杯的观众,而中国参与这届世界杯的累计人次超过100亿。而新浪再次借助世界杯又火了一把。


  2014年是互联网革命的爆发年,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正以潜移默化方式进行,并在各个领域发起一次次的微革命,也因此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运用,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前的生活方式。而且这些变革和影响都在本次世界杯中具体的展现出来,世界杯也因此成为了互联网变革的催化剂和主战场。网络大潮的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等齐聚今年的世界杯。显然本次世界杯再次成为互联网的一次契机,并将继续推动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变革。


  这不禁让人们期待,四年之后、八年之后的世界杯又会以怎样的方式推动着互联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