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手记
张磊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文化研究学派(Cultural Studies),是媒介批判理论的重要取向,它和传播政治经济学一起,在传统的传播理论之外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文化研究也吸引了来自传播学、文学、电影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众多关注,其理论、方法也日渐得到应用。
文化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对大众文化进行双重分析:一方面剖析大众文化文本结构中的意识形态,对多义性文本的各个层面进行解析,另一方面探究受众对此进行的多重解读。对于前者,文化研究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文本分析,对于后者,文化研究者的方法则是借鉴自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
文本分析作为文化研究的两大利器之一,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深刻影响,主要涉及符号分析、场面调度分析、叙事分析、再现分析、类型分析、互文性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等方面。西方文化研究者已经出版了一些相关著作,并进行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我国的研究者也对此多有译介,但仍有三个方面的空缺亟待解决。
首先,西方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系统化整理尚未完全完成。知识从来不是纯粹的真理,而是社会权力结构的产物。只有对相关理论进行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并结合本土语境进行再次重构,才有可能为当前的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和媒介研究提供切实可靠的视角与道路。
其次,文化研究与传统传播学理论及相关研究取向的结合有待拓展。当代中国媒介研究者使用的方法论工具主要来自美国孕育的传统学派,注重定量和实证,在定性和思辨上需要借鉴包括文化研究在内的批判理论的补足。例如,文本分析的方法若能与传统的定量内容分析相结合,则必然对媒介研究产生重大意义。
最后,文本分析的方法必须依赖大量实例研究才能获得教育和学科建设方面的广泛应用。而目前中国的文化研究者借用的案例多直接来自西方,对中国本土案例的分析稍显不足。若能将文本分析法应用于中国媒介文本进行分析,则不仅使得此方法得以推广,并能为中国传播学研究开拓新的道路。
因此,本项研究将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理论层面上,使用文本分析解剖中国媒介文本,可以在传统传播学理论之外,总结出媒介文本的结构与意识形态再生产的规律,结合五W领域的广泛理论成果,丰富中国传播学本土理论体系。
实践层面上,文本分析将进一步解读中国媒介的意义生产过程,剖析文本的深层结构,反思中国媒介的创造和生产,对于媒介内容低俗化、弱势群体形象再现、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等热点问题做出思考,为中国媒介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当中国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上的内容日趋丰富,各种符号编织成意义复杂的文本,各种意识形态彼此角力,此时,一种文本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透过符号织体透视其中的构成规律。当中国的传播研究已经汲取了传统理论的精华并开拓了各种本土化研究领域,一种批判的定性研究方法有助于完善学科的结构,促进理论的生成。因此,《媒介研究》在线期刊将以媒介文本分析方法作为选题,分两期对该方法进行梳理并进行案例的解析,为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媒介实践提供助益。
本期内容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研究项目“媒介文本分析:案例与方法”的成果。该项目自2008年立项以来,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文章,也将对方法的总结在硕士研究生课程“媒介研究”中进行了应用,指导学生完成了一系列案例分析。这两期在线期刊的内容,即是该项目成果的一次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