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动漫资源的再整合——以迪斯尼<神奇英语>为例

 

浅议动漫资源的再整合——以迪斯尼《神奇英语》为例

 

付龙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

 

摘 要:我国动漫产业已经形成“创意—产品—授权—衍生”的发展模式,但是其中衍生产品开发尚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如何进行深层次挖掘、向文化层面拓展?迪斯尼《神奇英语》DVD教学产品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样本。本文分析了迪斯尼《神奇英语》DVD教学产品的设计思路和编排特色,探讨了其横向思路拓展及离散化编辑模式。

关键词:动漫产业,衍生产品开发,主题设计,内容编排  

 

中国动漫产业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由创意到产品、再到授权和衍生产品开发的产业发展模式。实际上,在“创意—产品—授权—衍生”链条中,我们长期以来只重视前两个方面。以动画影片创作为例,往往只着眼如何创意并完成作品、作品质量是否优秀这些方面。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时期,我们也确实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哪吒闹海》、《三个和尚》、《天书奇谭》等,但由于动画影片的创作周期较长、投入较大,如果单靠影片在影院里上映获得的票房收入是根本无法收回成本的,所以那个时期的辉煌从某种意义来说是由于政府全力的“输血”才得以完成的。

动漫产业要想真正形成产业,就必须要解决自己的“生存之道”,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答案无疑就在上述链条的后两个方面。以迪斯尼公司为例,其独领风骚是在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由于成功地推出了“米老鼠”这个卡通形象,使米老鼠系列动画片成为公司的重要产品。作为深受大家喜爱的形象,米老鼠也得以出现在各种产品中,这一点我们现如今在光顾迪斯尼商店也会深深感受到。在一片大好形势下,沃尔特・迪斯尼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率领团队不断推陈出新,唐老鸭、布鲁托、小飞象……一个又一个特点鲜明的动漫角色深入人心,从而使公司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动力。然而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受到战争及劳资纠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迪斯尼公司的发展也陷入了低谷。此后,沃尔特・迪斯尼逐渐将事业重心转向修建迪斯尼乐园,这一点虽然当时颇受非议,但事后看来,当动画电影受到来自电视的强大冲击时,迪斯尼乐园却成为维持公司收入的重要保证。用今天的视角来解读的话,就是通过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完善了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

    当前,国内动漫公司也成功推出了一些动漫角色,如喜羊羊系列、虹猫蓝兔等,并且围绕动漫角色打造产品,也努力通过授权推广衍生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应该看到,许多所谓的衍生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浅层次,比如与服装、食品、文具等行业的联动上。

动漫产业要获得经济和文化的双丰收,毫无疑问要解决好衍生产品开发的问题。而如何进行深层次挖掘、向文化层面拓展是重中之重。教育领域正好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空间,国外一系列成功的经验都印证了这一点。

在当前少儿英语培训领域中,迪斯尼英语课程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比重。本文就其口碑甚好的核心教学产品《神奇英语》(Magic English)DVD光盘的内容特点进行分析,以求从其设计思路及编排特色上寻求借鉴之道。

 

一、建立在动漫资源库素材基础上的主题设计

《神奇英语》DVD教学产品每集有一到两个主题,所用的影像素材都来自迪斯尼公司几十年来出品的动画片,在每集中包含几个迪斯尼动画片的片段,并通过精心的主题设计使这些素材合并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横向思路拓展

《神奇英语》依托迪斯尼公司深厚的动画片资源库量的积累,在迪斯尼版权的基础上,通过设定主题进行横向拓展。主题一方面作为串起诸多素材的纽带具有连接作用,另一方面还是凝练产品核心理念的体现。分析《神奇英语》中的主题方案,诸如“生日快乐”、“我们来玩”、“一起旅行”等等,都是围绕着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场景而定制的,作为语言教学,既有实用性,又有趣味性。

(二)离散化重组的细节编辑

《神奇英语》的影像素材“离散化”非常明显。以“生日快乐”主题为例,该主题截取了多部迪斯尼动画片中的生日场景,并结合主题进行了重新编排。所有这些场景已经脱离了原片中的剧情因素,只是独立存在。

由此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对动画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影像上,有些动画片仅仅是为了“播出”,一旦影像制作完成,很多资料就不再留存,非常不利于以后素材的再编辑、再利用。

 

二、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内容编排

《神奇英语》的内容编排遵从同样的规范:主界面由四大版块构成,分别为课程(Showtime)、游戏(Playtime)、单词(Word play)和歌曲(Songs)。在每个版块的具体编排中,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

(一)课程版块的时间控制

课程板块是每一集的核心,基本控制在22~24分钟的时长(不含片头主题歌)。这是一个针对儿童授课的黄金时长,太长了儿童就会出现疲劳现象,无法获得好的学习效果。总课程长度进一步分为两大部分,每部分10~12分钟。而根据相关研究,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10~12分钟会出现注意力下降的现象。《神奇英语》通过上下半场的隔断来给儿童观众提供稍事休息的机会。此外,在课程版块,还插入了各种形式的小隔断(如教唱歌曲),进一步将这个版块的节目细分成2~3分钟,甚至1~2分钟的小片段(表1)。这种高频率的转换使精彩度提升,同时由于迪斯尼动画片特有的幽默特点,使课程中充满趣味性。

表1:课程版块时间安排

时长

内容

2分钟

片头主题歌,中间插入界面介绍信息,最终出现本集主题

2分半钟左右

核心内容呈现,其中主题词会多次强化出现

1分半钟~2分钟

扩展内容或互动跟读(问答),结尾处会出现一个十几秒的搞笑小隔断

2分半钟左右

围绕主题词展现的其他场景段落,继续强化核心内容

1分半钟~2分钟

扩展内容或互动跟读(问答),结尾处会出现一个十几秒的搞笑小隔断

2分半钟~3分钟

两遍本集主推歌曲,第一遍呈现,第二遍让儿童跟唱,出卡拉OK式的歌词进度提示

2分半左右

围绕主题词展现的其他场景段落,或者出现本集的次主题

1分半~2分钟

扩展内容或互动跟读(问答),结尾处会出现一个十几秒的搞笑小隔断

2分半左右

围绕主题词展现的其他场景段落,继续强化核心内容

2分半~3分钟

调动多种互动手段,如跟读和问答,对本集中出现的各个知识点进行重复性的强化,内容回顾的总复习

1分钟

本集主推歌曲回顾

1分钟

提示下集主题,伴随主题歌出片尾字幕

 

(二)互动环节的设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课程版块设计了大量的互动环节,比如跟读和与旁白互动问答,让儿童在学习中既动脑又动口。除了课程版块,在游戏和单词板块中,《神奇英语》另外设计了大量针对儿童心理活动特征的互动环节。

上述版块的互动有两个特点。第一,互动形式简单易操作,无论是针对单词进行字母填空,还是为听单词匹配图片,亦或是针对视听信息进行对和错的判断,都以最简单的操作让儿童完成互动。第二,互动形式趣味性强,对互动结果做出响应时,并不简单地呈现“答对了”或“答错了”,而是尽量调用动漫资源库里的影像素材,就像打电脑游戏那样,过关就要有“过关动画”的奖赏,比如播一段搞笑片段;即使答错了,也会出现各种动漫角色沮丧的表演,而且一组有多个备份,这样的“响应”非常生动有趣,使儿童更乐于接受。

(三)对歌曲的高度重视

《神奇英语》的歌曲是下了大力气重金打造的。除了主题歌之外,每集又针对特定主题打造原创主题歌,如果是双主题还会推出两首歌曲。主题歌曲一方面考虑到儿童英语初学者的水平,歌词都尽量做到简单;另一方面力求使旋律朗朗上口。这些歌曲除了起到上下半场的隔断作用以及结尾的回顾作用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利用音乐对儿童的特殊吸引力,使儿童能更融洽的投入其中,并增强儿童对主题内容的记忆能力。

 

 

参考文献

1.    卢斌,郑玉明,牛兴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    廖祥忠主编:《中国动画年鉴2010》,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