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挑战,也是机遇——2014年这些案例还是不错的。
微信红包的意图非常明确,要想提现红包金额,就必须通过绑定银行卡来完成,这无疑直接鼓动用户体验微信支付,而一旦微信支付的规模形成起来,未来,微信在手游、电商甚至互联网个人理财上也将逐步打开。
通过一个活动,迈过整个商业布局的第一道槛,“抢红包”的价值不可估量。
海尔兄弟玩“变装”
尽管顺利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作品在微博上疯传,同时品牌也难得有次机会亲近消费者,但海尔似乎还是不愿意把尺度搞的太大。毕竟碰上捡肥皂这事,网友真心停不下来。
有了之前昵称瓶的经验,可口可乐对这次歌词瓶的推广可谓轻车熟路:针对意见领袖进行定制化产品投放,利用明星效应,KOL在社交网络上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制造信息高点,然后再通过社交媒体引发活跃粉丝的跟进,进而利用社交媒体的扩散作用影响到更多普通消费者。
同时,可口可乐官方微博也有意无意地发布跟歌词瓶相关的内容,比如,让粉丝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歌手的一句歌词,根据文字描述猜歌曲等等。直到5月19日,可口可乐官微放出一组图片,宣布歌词瓶正式上市。
不过,“歌词瓶”的影响力和口碑似乎并不如去年的昵称瓶,是概念老了,还是执行不足?可口可乐的疑问似乎多了起来。
陌陌“洗白”路
为了给自己“洗白”,陌陌可真是没少费心——头发白没白不知道,动静真是不小。
更多时候,无论是媒体,还是大众都习惯用“竞争”、“PK”、“火药味”来描绘竞品间的关系,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引爆眼球、吸引观众。而随着德国队逐步走向巅峰,一种来自德系汽车品牌间的“团队协作感”愈发明显,奔驰、宝马、奥迪,这些竞品品牌在国家的大荣誉面前选择协作——即便不能分个高下,共同的利好显然也要比盲目的“撕逼”和不负责任的“挑事”要显得大气的多。
之后,不论是阿迪达斯、加多宝,还是3D手游的微博植入,即便占据了微博图片的醒目位置,但终究甩不掉这“小尾巴曝光”的效应。
世界杯期间前后有不下10个品牌在刘语熙的微博上做了植入,大多都是1-2条的直面曝光,之后便不了了之,像一加手机这样持续曝光两周多的品牌也真是很拼了~这也应了那句话:大事件中不怕你做的营销不好,就怕你没有露脸,没有刷出该有的存在感。
为了推销自己的洗碗机,西门子瞄准这一消费者痛点,以一个微博小号为导火索,进而引爆话题,激活每个人心底那股“我不想洗碗”的情结,同时借助社交平台扩大和延伸这种情绪,从而达到拓展产品认知度的目的。
一句戳中心底的话配合低门槛的参与方式,激发了受众的热情和参与度,造就了出乎意料的传播效果——不到两周时间,媒体总曝光量过亿,微博转发过10万次,评论过5万次,微信阅读量接近8万次。
从12月8日支付宝“十年账单日记”发布后,朋友圈又被刷屏了——虽然强制升级到支付宝钱包最新版本有点生硬,但是在“晒账单”、“看排名”、“找槽点”等好奇和攀比心理的做崇下,这都不叫事。于是乎就出现了开头处的感叹…
微信红包,“珍珠港偷袭”
微信红包的意图非常明确,要想提现红包金额,就必须通过绑定银行卡来完成,这无疑直接鼓动用户体验微信支付,而一旦微信支付的规模形成起来,未来,微信在手游、电商甚至互联网个人理财上也将逐步打开。
通过一个活动,迈过整个商业布局的第一道槛,“抢红包”的价值不可估量。
海尔兄弟玩“变装”
不要低估网友的创作能力和恶搞能力,否则结果,你懂得~
尽管顺利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作品在微博上疯传,同时品牌也难得有次机会亲近消费者,但海尔似乎还是不愿意把尺度搞的太大。毕竟碰上捡肥皂这事,网友真心停不下来。
可口可乐歌词瓶
有了之前昵称瓶的经验,可口可乐对这次歌词瓶的推广可谓轻车熟路:针对意见领袖进行定制化产品投放,利用明星效应,KOL在社交网络上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制造信息高点,然后再通过社交媒体引发活跃粉丝的跟进,进而利用社交媒体的扩散作用影响到更多普通消费者。
同时,可口可乐官方微博也有意无意地发布跟歌词瓶相关的内容,比如,让粉丝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歌手的一句歌词,根据文字描述猜歌曲等等。直到5月19日,可口可乐官微放出一组图片,宣布歌词瓶正式上市。
不过,“歌词瓶”的影响力和口碑似乎并不如去年的昵称瓶,是概念老了,还是执行不足?可口可乐的疑问似乎多了起来。
陌陌“洗白”路
为了给自己“洗白”,陌陌可真是没少费心——头发白没白不知道,动静真是不小。
为配合其正名海报,陌陌在社交平台推出#帮陌陌洗白白#文案征集活动,选取50条网友创作的文案做出海报,并在社交平台扩散传播,让UGC成为陌陌洗白运动的有效内容。
借助社交平台直截了当地发声,既能有力地同曾经的“约X神器”告别,更能借此突出品牌文化中圈群文化和兴趣聚合的特征,鼓励用户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人,去探索生活的丰富可能。
俗话说得好“笑到最后笑得最好”——世界杯开赛前,被耐克“搏上一切”压的喘不过气的阿迪达斯,随着赛事深入借助微博平台执行的实时营销扳回一城,甚至到最后已压过耐克的风头。
每一条带有#成皇或败寇##all in or nothing#标签的微博,每一张紧贴赛事看点的海报以及每一句简单有力的创意文案,在长达一个月的战役中,老练的阿迪诠释了营销“持久战”所必须的低调奢华——可能过程中并没有绚丽的高潮和刻意的爆点,但却有着一步一步走下来的扎实根基。
德系汽车,冠军最强后援团
更多时候,无论是媒体,还是大众都习惯用“竞争”、“PK”、“火药味”来描绘竞品间的关系,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引爆眼球、吸引观众。而随着德国队逐步走向巅峰,一种来自德系汽车品牌间的“团队协作感”愈发明显,奔驰、宝马、奥迪,这些竞品品牌在国家的大荣誉面前选择协作——即便不能分个高下,共同的利好显然也要比盲目的“撕逼”和不负责任的“挑事”要显得大气的多。
一加手机的“小尾巴效应”
之后,不论是阿迪达斯、加多宝,还是3D手游的微博植入,即便占据了微博图片的醒目位置,但终究甩不掉这“小尾巴曝光”的效应。
世界杯期间前后有不下10个品牌在刘语熙的微博上做了植入,大多都是1-2条的直面曝光,之后便不了了之,像一加手机这样持续曝光两周多的品牌也真是很拼了~这也应了那句话:大事件中不怕你做的营销不好,就怕你没有露脸,没有刷出该有的存在感。
西门子,“不想洗碗”创意秀
为了推销自己的洗碗机,西门子瞄准这一消费者痛点,以一个微博小号为导火索,进而引爆话题,激活每个人心底那股“我不想洗碗”的情结,同时借助社交平台扩大和延伸这种情绪,从而达到拓展产品认知度的目的。
一句戳中心底的话配合低门槛的参与方式,激发了受众的热情和参与度,造就了出乎意料的传播效果——不到两周时间,媒体总曝光量过亿,微博转发过10万次,评论过5万次,微信阅读量接近8万次。
去啊!去啊…
阿里巴巴集团在2014年下半年发布了其新的旅游业务子品牌“去啊”,而针对“去啊”发布会现场PPT上那句“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啊”的广告语,竞品品牌“去哪儿”快速做出反应,而一场没有预料到的品牌混战就这么开始了…
支付宝十年账单传播热
从12月8日支付宝“十年账单日记”发布后,朋友圈又被刷屏了——虽然强制升级到支付宝钱包最新版本有点生硬,但是在“晒账单”、“看排名”、“找槽点”等好奇和攀比心理的做崇下,这都不叫事。于是乎就出现了开头处的感叹…
而这也又一次验证了在社交网络走红的秘诀:洞察人性和简易化操作——就是让大家在有兴趣的基础上,玩得舒心,乐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