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族与地缘政治:国际传播理论创新研讨会召开

2014年12月13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我校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和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国家、民族与地缘政治:国际传播理论创新研讨会”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召开。


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耘教授致开幕词。我校“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作主旨发言。她从“深度去西方中心化”出发,提出重写多主体国际传播叙事的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

武汉大学单波教授从跨文化思维的角度,解构了跨文化传播的基本面向,提出了两个“霍尔”的知识遗产。北京大学王维佳副教授提出从“认同的政治”的角度,理解现代国家概念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姜飞研究员分析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史,认为理清学术创新的脉络和伦理基础十分重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郭金月梳理了“民族-国家”和现代国际体系诞生的历史以及演变轨迹。新疆大学郑亮副教授从民族与国家的角度切入,分析了国际传播中话语体系危机。华东师范大学吴畅畅副教授以地方工人报纸为例,分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背景下工人自主办报的历史实践。中国传媒大学张志华则从“全球南方”的分析出发,提出知识创新的认识论正义问题。人民论坛杂志社谭峰解读了跨国公司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姬德强和外国语学院段宜飞聚焦于微信的跨国进程,提出多主体的参与和国际传播秩序的惯性是创新新媒体国际传播理论的两个起点。


我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刘昶教授、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董关鹏教授和《文化纵横》杂志社副主编陶庆梅女士受邀进行了精彩的专场点评,从理论、实践和价值观等角度,就国际传播理论创新发表了真知灼见。教授、龙耘教授、张磊和周亭副研究员分别担任了专场主持。

本次会议得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中国国际传播力建设研究”,以及教育部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前沿发展报告”的支持,是一次小规模、高效率学术研讨的有益尝试。与此同时,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西等地共五十余名师生旁听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