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杨国斌教授讲座成功举办

2015312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杨国斌教授应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之邀来访我校,作了题为《网络事件、情感风格与电子公众的形成》的讲座。杨国斌教授是美国宾大安南堡传播学院、社会学系的教授,曾出版《连线力》一书。

杨教授首先对“公众/公共”(public)、舆论等关键词进行了剖析,随后引入理论文献,对“数码公众”(digital public)的概念作了界定与阐发。杨教授重点剖析了Michael Warner2002)《公众与反公众》一书的理论框架。Warner认为,公众有时被当做一个整体性概念(如国民),有时又被当做具体性的受众(如一个剧院里的观众),但还有一种公众,只有“指涉到文本及其流通的时候才得以成形”。它具有如下特征:它是话语性的、自我组织的、在陌生群体之间建立联系的、通过注意力而形成的。

杨教授据此提出了数码公众的概念,它在数字空间内聚集成网络状公众,同时具有情感表达的性质。如Zizi Papacharissi2014)所言,情感表达可以组织和干扰公共讨论、也可以使之多元化。杨教授阐述了Papacharissi2014)关于“情感公众的五个观点:(1)情感公众形成具有特殊性,会留下明显的电子足迹;(2)情感公众支持连接性行动,但未必支持集体行动;(3)情感公众的动力来自对意见和事实的情绪性表达;(4)情感公众对主流话语形成干扰或破坏;(5)影响力呈象征性,而能动性则以语义的方式体现。杨教授随后比较了“传统型”公众(如朋友圈或大规模政治运动)与数码公众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研究视角(制度视角、建构主义视角、过程研究视角等)。

最后,杨教授分析了网络事件及其情感风格。他强调了网络事件与媒介事件的差别,尤其强调情绪感染与情感风格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他说,积极分子正是通过仪式、体裁和风格,去表达诉求与怨恨、认定抗争对象、激发公众同情、建立团结意识,以及动员抗争参与。

 杨教授的讲座不仅涉及了大量的西方社会学、传播学文献,而且旁征博引了《广雅》、《文心雕龙》等中国典籍,并结合环保运动等最新的互联网实例进行分析。他的讲座以“情与理”的辩证分析作结,引人反思。

 来自我校各学院的一百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令教室座无虚席。本次讲座由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组织,龙耘教授主持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