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研究》卷14-1:全国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四)——我国广电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素养

全国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

我国广电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素养

 

丁迈 缑赫 董光宇

(中国传媒大学)

 

摘要:本文主要考察了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职业素养层面包括被访者对新闻来源的选择、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以及自身的职业素质,同时也考察了被访者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职业理想层面则主要指职业忠诚度。

关键词:广电新闻从业者;职业理想;职业素养;职业忠诚度

 

由前文可知,当前我国广电新闻从业者的从业现状不十分理想,被访者工作强度大,对工作的收入回报方面满意度较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分配不均、物质至上是经济过快发展的必然结果,比之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层面稍显落后,信仰缺失、理想缺失是当前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在考察职业素养的同时,研究也关注了广电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忠诚度与职业理想。


一、我国广电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1.新闻来源

互联网成为最主要的新闻来源,但被访者认为其可靠性偏低。


数字时代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信源渠道,其比例(64.6%)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60.0%)。此外,新闻发布会(40.7%)、新闻通讯社(34.1%)等传统官方信源仍然是新闻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线人33.9%)也是新闻人社会网络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节点。相对而言,跑街这一获取新闻的方式占比仅为14%


与之相悖的是,被访者对互联网信息的可靠性评价却很低,在满分为5的打分中(最低分为1分),互联网的平均分仅有2.76,是所有新闻来源中可靠性平均值最低的一项;被访者最信赖的新闻来源仍然是新闻通讯社(4.51),其次是新闻发布会(4.26)和传统媒体(3.92),线人(2.85)、跑街(2.87)的可靠性评价也较低。


从人口变量信息来看,未持有记者证的被访者对线人、跑街、互联网等非正式渠道的信任度显著高于持有记者证的被访者(差异=0.07~0.24);被访者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相信新闻通讯社、新闻发布会和传统媒体等正式的消息来源(F=3.72p=0.02);新晋记者(从业5年以下)对于正式来源的信任水平,要高于从业520年的记者群体(F=3.17p=0.02)。


2.新闻价值的重要性判断

真实性始终是新闻价值中最重要的部分。

如图所示,绝大多数被访者在评价新闻价值重要性时认为真实性最为重要,均值为4.96(最高分为5),明显高于其他新闻价值,反常性报道对象的知名度的重要性最低,均值分别为3.573.21

1被访者对新闻价值重要性的判断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这些新闻价值将为两个维度,一类是新闻本身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的特质性要素(见下表组件1”),另一类则是中国新闻理论中比较强调的新闻理论性要素。

 

1因子分析-旋转后的成分矩阵a

 

组件

1

2

轰动性

.785

 

独家性

.741

 

显著性

.711

 

报道对象的知名度

.659

 

反常性

.641

 

趣味性

.616

 

时效性

 

.801

贴近性

 

.752

真实性

 

.676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旋转方法:Kaiser 标准化最大方差法。

a. 旋转在 3 次迭代后已收敛。

 

比较发现,被访者基本将新闻理论要素置于更重要的位置(),而新闻事件的特质性要素则相对没有那么重要(),这种重要性的差异在统计上显著(p=0.000)。相比持有记者证的被访者,未持证被访者给予特质要素更高的价值判断(p=0.000),这暗示,未持证的记者在报道取向上,可能会更偏向这些新闻特质。


3.影响新闻工作的因素


职业伦理道德是影响新闻工作的最主要因素。


为了解影响新闻工作的因素及其程度,研究分别从政治、经济、组织、技术、个体等层面设计了19个条目,其中1分表示没有影响,5分表示强烈影响。结果发现,被访者在影响新闻工作最主要的因素是职业伦理道德,均值为4.62,说明广电新闻从业者在工作中极为重视职业伦理道德。同时,舆论导向报道口径排在第二、三位,均值分别为4.494.00,而广告商广告收入亲友等因素的均值最低,分别为2.842.722.05


通过因子分析,将这些因素提取为6个维度,包括组织因素(如领导、同事)、经济因素(如工资、广告)、实践因素(如截稿时间、舆论导向)、价值观因素(如个人价值观、职业伦理道德)、竞争反馈因素(如竞争媒体、新闻奖项、受众反馈)和政治因素(如政府官员、报道口径)。

其中, 实践因素(4.22)和价值观(4.01)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政治因素(3.89)。组织(3.30)、经济(3.08)、竞争反馈(2.91)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小。

从人口变量信息来看,不同性别感受到的影响因素有所区别。男性相较女性更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未持有记者证的被访者更多收到经济因素的影响;高学历的被访者更少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4.从业者自身的变化


被访者认为广电新闻从业者的自身素质有所提高,但其社会地位却在下降。

近年来,新闻从业者自身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从业者的多媒体技能、工作时间、学历、社会角色和公信力等等。为了解新闻工作者自身因素的变化程度,研究分别从教育、技能、新闻报道工作流程以及新闻的社会角色等方面考虑,设计了10个条目,其中1分表示下降很多,3表示没有变化,5分表示提高很多。



2从业者的变化


结果表明,当前广电新闻从业者的多媒体技能提高最为明显,但同时平均工作时间也大幅提高,学历增强也较为明显;除此之外,专业学位、外语能力、海外留学经历、工作自由度等都略有提高;然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却在下降,包括其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以及公信力。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将所有从业者自身因素分为三类,如下表所示,三类因子分别是受教育水平(因子1)、社会及职业认知(因子2)以及工作能力(因子3)。


2因子分析-旋转后的成分矩阵a

 

组件

1

2

3

留学海外经历

.817

 

 

获得新闻学、传播学学位

.803

 

 

掌握外语能力

.746

 

 

学历

.735

 

 

新闻工作者的公信力

 

.886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

 

.875

 

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自由度

 

.747

 

核实消息的时间

 

.503

 

新闻工作者平均工作时间

 

 

.768

掌握多媒体技能

 

 

.747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旋转方法:Kaiser 标准化最大方差法。

a. 旋转在 4 次迭代后已收敛。


(1)年龄差异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年龄的新闻工作者群体,对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及职业认知的体验是有所不同的。多重比较发现, 21-25岁的记者群体倾向于认为近些年记者在社会及职业认知(公信力、社会角色、工作自由度、核实消息的实践)方面有所上升(),而41-45岁的群体则倾向于认为,这些水平都在下降(),是所有年龄组别平均值中最低的。这可能与各年龄段新闻从业者所感知的社会及职业认知以及各自工作方式 的不同等因素有关。


(2)学历差异


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学历层次的新闻从业者在记者社会及职业认 知变化的评价上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不同。大专及以下学历的被访者认为从业者的社会及职业认知 略有提高(3.28),本科学历的认为没有变化(3.06),而硕士及以上学 历的从业者则认为略有下降(2.92)。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该指标的值随着学历的上升而下降,即随着学历的上升,被访者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新闻从业者在社会及职业认知上的下 降,包括新闻从业者的公信力、社会角色、工作自由度等都不如从前,说明高学历从业者对当前的工作条件及工作的外部环境不甚满意。这也可能是高学历从业者对行业抱有更高期待造成的。


二、我国广电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


1. 对所在单位的忠诚度


本次调研中,近一半被访者对于五年后是否仍会在目前所在媒体工作表示“不清楚”,比例达到48%40.7%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仍会继续在目前所在媒体工作,仅10.3%的被访者表示不会。说明广电新闻工作者对目前所在单位的忠诚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卡方检验发现,性别、年龄、职位和所在媒体级别都会对该问题产生影响。


(1)性别差异


卡方检验发现,不同性别的被访者五年后是否继续在目前所在媒体工作的意愿具

有统计显著的关系(p=0.004)。女性继续在当前媒体工作的意愿更强,比例为

44.1%,而男性仅为37.9%,这可能由于女性对工作生活的稳定性有更高要求。


2)年龄差异


不同年龄的被访者五年后是否继续在目前所在媒体工作的意愿具有统计显著的关

系(p=0.000)。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年后继续在目前所在媒体工作的意愿逐渐增强,以35岁为结点,被访者表示“会”的比例超过了“不清楚”的比例。而在50岁这一结点上,表示“不会”的比例大幅上升,这可能与退休年龄有关。


此外,35岁以下年轻人表示“不清楚”与“不会”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阶段,这一方面说明职业流动在年轻人群体当中更为普遍,另一方面说明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不够清晰。


3)职位差异


不同职位的被访者五年后是否继续在目前所在媒体工作的意愿具有统计显著的关系(p=0.000)。主持人与领导层对目前所在媒体的忠诚度较高,五年后仍在此工作的意愿均超过50%。编辑、记者的忠诚度相对较低,摄像人员继续在此工作的意愿最低(29.1%),说明摄像行业的流动性相对较大。


4)所在媒体级别差异


不同媒体级别的被访者五年后是否继续在目前所在媒体工作的意愿具有统计显著的关系(p=0.000)。国家级媒体与地级市台的新闻从业者对目前所在媒体的忠诚度较高,五年后会继续在此工作的占比分别达到51.2%47%,高于省级媒体和省会台。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国家级媒体入行门槛相对较高,其更高的新闻质量也会获得被访者更高的认可,因而归属感与忠诚度更高;而地市级台的被访者则更可能对自身安逸的状态感到满意,并且相比之下,地市级台的流动空间更小,因此忠诚度也更高。


2. 对新闻事业的忠诚度


参与此次调研的新闻工作者中,不足一半的被访者(38.3%)表示会将新闻工作作为终身职业,近一半(44.3%)表示对此感到“不清楚”,尽管仅17.4%的人明确表示不会将新闻工作作为终身职业,但仍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广电新闻从业者对新闻事业的犹疑态度。交叉分析发现了性别、年龄、职位、学科背景、学历和所在媒体级别各个因素对新闻理想的影响。


1)性别差异



3性别与是否将新闻作为终身职业


卡方检验发现,不同性别的被访者在将新闻作为终身职业的意愿上具有显著差异(p=0.041)。女性对新闻行业的忠诚度更高,愿意将其作为终身职业的比例(41.8%)高于男性(34.6%),当然,这也可能源自女性对安稳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的需求。


2)年龄差异


卡方检验发现,不同年龄的被访者在将新闻作为终身职业的意愿上具有显著差异(p=0.000)。随着年龄增长,意愿逐渐增强,可以推测这是由于阅历和个人工作经历的定型而带来的;但在最初涉入新闻工作这一行业的时期,从事该行业的意愿浮动较大,尤其显示2630岁的新闻工作者会有较强的不愿继续从事新闻行业的想法。


3)职位差异


卡方检验发现,不同职位的被访者在是否将新闻作为终身职业上具有统计显著的关系(p=0.000)。与“五年后是否在当前媒体继续工作”一致的是,主持人与领导层都更愿意将新闻作为终身职业,而编辑、记者的意愿相对较弱,摄像人员明确表示“不会”的比例(29.1%)超过了肯定的比例(18.2%),是各职位中对新闻行业粘性最低的一类,其表示“不清楚”的比例(52.7%)也远高于其他职位。


4)学科背景差异


4学科背景与是否将新闻作为终身职业


研究首先针对样本的学科背景进行筛选,筛选出样本量较多的7个学科背景(N70),最终挑选出新闻传播学(N=587)、文学(N=206)、艺术学(N=129)、经济学(N=125)、外语(N=97)、理工(N=78)六个学科背景,对具备这6个学科背景的记者继续其职业的意愿进行检验。


结果发现,新闻传播学、经济学、文学、外语学科背景对于是否会把新闻作为终身职业的选择上没有太大的差异,无论是否具备相应学科背景,其选择大多集中于“会”和“不清楚”(约45%左右)。


相对而言,理学、工学(p=0.005)和艺术学(p=0.011)学科背景在该选项上显示出较大差异。交互分析发现,理工科背景的新闻工作者对于把新闻工作作为终身职业的意愿更加明确,比例达到了47.4%;而艺术类背景的新闻工作者将新闻工作作为终身职业的意愿更为模糊,其中超过半数的具有该学科背景的人选择了“不清楚”,百分比为51.2%


而无论是否为新闻传播学专业出身,被访者的职业理想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作为专业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传播学,并没有培养出对新闻行业有着更高忠诚度的从业者。


5)学历差异


卡方检验发现,不同学历的被访者在将新闻作为终身职业的意愿上具有显著差异(p=0.002)。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新闻工作者选择把新闻工作作为终身职业的人数占比是最高的,达到48.6%,本科学历的新闻工作者居中(38.9%),占比最少的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群,仅有32.1%。此外,另有40.8%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新闻工作者选择不清楚,选择“不会”的人数占比也达到了26.9%,远远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和本科学历的人群。

总体来说,被访者学历越高,对新闻事业作为终身职业的意愿越低。这可能与当前新闻行业被视为门槛较低的行业有关,学历越高,越对当前我国的新闻行业感到不满。


6)媒体级别差异差异


不同媒体级别的被访者在将新闻作为终身职业的意愿上同样具有显著差异(p=0.004)。省级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会把新闻工作作为终身职业的比例更低,只有35.2%,远远低于国家级媒体(46.5%)和地市级媒体(42.8%),这一结果与不同媒体级别的被访者对其所在单位的忠诚度是一致的。


三、结论与讨论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广电新闻工作者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多媒体技能、外语技能等都有所提升,但是新闻工作的社会地位却有所下降。一方面,被访者自身感受到社会角色和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另一方面,被访者对于职业的忠诚度和对新闻理想的坚持也游移不定。对比1997年的调研结果亦发现了职业忠诚度下降的问题。

1997年的调研中,半数以上被访者(54.9%)明确表示会将新闻工作作为自己的终生选择,而本次调研中仅有38.3%的被访者给予了肯定答案。这一方面可能由于被访者认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与福利待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在当前快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中,人们对自身的职业选择不再如以往一般固化。同时,交叉分析显示出,不同级别的媒体,其自身的发展现状、工作氛围、福利报酬和媒体公信力,极大程度影响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忠诚度。

 

参考文献:

1.  丁迈,缑赫,董光宇:《全国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9月。

2.   喻国明:《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新闻记者》,1998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