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研究》卷14-2:论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解构与建构




论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解构与建构[1]

  

胡正荣、李继东[2]

(中国传媒大学)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备受关注、质疑、甚至责难的大国角色,这一方面源于目前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但更为重要的是一些中国对外传播主体在国际话语权力场域中要么少言寡语、沉默失语,要么闪烁其辞、自话自说。在一些重大国际事件、事务和问题上,也往往独善潜修,韬光养晦,“不敢说”,“不愿说”,更“不会说”,甚至呈现出一种“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状态。简言之,在国际话语场域中,中国还缺少解构现存国际话语霸权的能力。也就是说话语权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我封赏的,更不是他国赏赐的,而是需要在充分融入、不断解构现有国际话语体系,进而精心建构而来的。特别是在当前,信息传播技术日趋日新月异,信息获取手段日趋快捷多样,信息日趋丰富庞杂,更需要主动回应国际社会热点,高效处置突发事件,在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等方面主动设置议程,突破西方话语霸权标签,熔铸和传播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现中国的视角、风格和气派,方能有效建构中国话语权。

从整体上看,当前国际话语的基本叙事结构仍然是以西方为中心,西方发达国家仍掌控着国际舆论的主导权,西方文明仍是核心话语,主导着整个世界,全球仍习惯于用西方价值和逻辑来评判是非,诠释国际和国内议题,国际话语体系仍处于不平衡、不平等、不公平的格局。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新自由主义价值观席卷全球,世界信息传播格局很可能滑落到一种基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新话语霸权。实际上,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新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应用,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空前提高,世界权力结构也在调整、变化,国际话语权正在重新分配,新的信息传播秩序和格局也在形成,多极化趋势也日趋明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也成为一种潮流和共识,可以说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过渡之中,国际话语体系也步入了一个解构、重构和再建构的新阶段。这期间,快速发展和不断上升的中国不仅需要向世界解释自己“从何处来”与“向何处去”的疑惑,还需回应国际传播发展大势,解构国际话语霸权,建构更加合理的话语体系。这不仅关乎解答这一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让世界更加全面、客观和理性地认识、理解和评价中国,更影响到未来建构和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国际话语新体系和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

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在于中国在国际舆论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与国际传播格局的变化,更需要高度重视的是,中国话语权建设中仍存在着五大问题。首先中国国际话语设置的统领性不强,甚至是缺失,尚未形成一个有机协调、高效的系统。一直以来,中国对外的声音多头、资源分散,在国际传播事务上主要涉及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文化部、教育部、商务部、国家安全部、总参谋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中央外事办公室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对外宣传等众多部门,形成了一种归口管理、层级分割的结构,这样的多头行政层级化的模式必然导致了沟通、协调难度增大,难以形成合力。同样,尚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价值也是聚合力不强、凝练度不高,在国际社会中的辨识度不高、认同度不高、引领性不强。其次,在国际传播中,中国媒体的议题设置能力不强,习惯于被动跟随国际强势媒体,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常常保持沉默,抑或言辞隐晦、不温不火,对国际社会关切度不够明朗,也就无法像CNNBBC和半岛电视台等国际一流媒体设置国际事务议程,进而影响、引导国际舆论;第三,话语主体不够多元,政府痕迹太强,官方色彩太重。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冷战时期与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宣传思维,在对外传播中,政府、官方声音多而强,而普通人、百姓的声音少而弱,以至于在国际上形成了中国政府成了唯一话语主体的刻板印象;第四,对传播对象了解不够、认识不深和把握不全,在国际传播中满足于自话自说、自娱自乐,甚至自欺欺人,缺乏全球意识;最后,叙事方式不够成熟,话语传播体系不够完善。在国际交流中说教色彩过浓,空泛直白,简单僵硬,同时内外宣不分,对新媒体认识不够、研究不力、重视不够。

鉴于此,我们亟需顶层设计,提炼中国核心价值,主动设置议题,发挥多元主体积极性、能动性和联动功能,深入了解传播对象,创新叙事方式,方能更好地建构中国话语权。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对外传播资源,凝聚当代中国核心价值。在日益纷繁复杂的世界,话语权建设应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国际组织、政府、民间团体等多元主体,而且关系价值观、渠道和方式等多种因素、层次及其相互关系,这就需要组建一个能相对超脱于现有国际传播部门利益的非实体性机构,能在更广范围、更高层面,更有权威地对中国话语权建设进行总体设计、优化资源、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监督落实,并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惟其如此,方能逐步解决决目前中国话语建设中统领性不强的问题。而更为关键的是做好中国核心价值的顶层设计,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传播实务中,我们需要超越传统和现代价值,实现多价值内容凝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构建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协同并进的现代社会价值体系,形成熔铸社会共识的当代中国核心价值。

其次,主动设置国际议题,诠释自己,解读世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际角色、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我们不仅需要“聚精会神搞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更需要明明白白讲中国故事,大大方方塑中国形象,堂堂正正传中国价值。进一步讲,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传播格局中,我们要用自己的话语主动定位自我形象,而非任由他国来建构,或用他国话语来诠释自己,应该更加主动地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奋发有为,积极传播和塑造自己的国际角色、身份和责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解释清楚、传播到位。诚如傅莹在谈到公共外交策略时所言,“公共外交要实事求是,要早说话,要多说话、说明白话”,话语权建设亦是如此。同时,媒体等国际传播机构要关注国际事件、世界大势和人类命题,及时迅速、客观全面、真实公正地报道、分析和诠释这些事件、趋势和命题,为世界提供观察国际社会、国际事务和人类发展的中国视角,让全球准确理解中国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主张、价值偏好。特别是围绕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和普遍关切积极主动地表达中国观点、表明中国立场、彰显中国价值。

最后,发挥多主体联动力量,创新叙事方式,形成复合传播模式。当前的国际传播主体日趋多元,渠道日渐多样,方式也日趋丰富,步入了全媒体和全球治理时代。因此,在话语权建设中,我们一方面需要发挥国家领导人、政府、媒体、智库、民间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等多主体联动的强大合力,建立由大众媒体、正式渠道和民间交往构成的全介质、全平台、全方位传播渠道。特别是需要淡化官方色彩,培育一批国际一流媒体,增强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非国有企业参与中国话语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面向国际的智库和非政府组织在更多更广更高层次的国际话语平台发出中国声音。同时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信息传播形态,促使中国话语与新生代、新型受众全面贴近、无缝连接。在这方面,美国奥巴马政府的经验可资借鉴,无论是在奥巴马竞选阶段,还是执政时期,奥巴马个人网站、白宫网站都巧妙地发挥了社区网站、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作用,鼓励国民参与讨论、分享信息和观点,形成了奥巴马无处不在的传播效果,有效地传播了奥巴马政府的执政理念,提升了美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研究和贴近国际话语思维和表达习惯,寻求、切合中国与国外民众需求与利益的共同点,增强中国与世界,特别是西方国际传播实践和研究对话与接轨的力度,采用国际化、故事化、富有人情味的表达方式,面向国外政府、民众和国际组织的多元对象组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价值。正如习近平同志在2013819日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所提出的,对外宣传要创新方式,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为中国话语权建设明确了方向,即,我们对外话语体系的概念范畴表述既要牢牢扎根于本土,又要有全球思维,与国际习惯的话语体系、表述方式相对接,能让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和充分接受。

作为上升中的大国,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设应是一种先破后立的交互演进过程。首先需要先解决以什么样的价值理念来融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中国传统价值以及当代中国话语观来争夺国际话语权,更不能重蹈以一种霸权代替另一种霸权覆辙。我们需要重构国内话语体系,特别是核心话语价值塑造问题,进而解构国际话语霸权体系;然后方能基于像“仁”、“和而不同”和“大同”等传统价值,以及当代中国所倡导和遵循的和平发展观,重构国际话语体系,赢得国际话语权。



[1]本文系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首批招标项目“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与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2&ZD01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4BXW020

[2]胡正荣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校长、教授;李继东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